這是一次特殊的采訪,沒有平時對問對答的采訪模式,因為采訪對象聽不到悅耳的聲音, 說不出動人的話語, 只能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里。
我們只是用手上的鏡頭記錄那些不一樣的時刻和用身體的各個器官去感受周圍的一切。
10月23日下午,本網記者走進黔東南州聾啞特殊教育學校和那群特殊的孩子,去聆聽那個無聲世界里正在綻放的“花蕾”。
一走進學校,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干凈整潔,而校園的一切視乎與周圍的民居不相往來。高高的紅色圍墻上繪有各種手勢,這里的一切都很安靜,就像他們的世界一樣沒有任何音符的律動,但他們的世界卻從不靜止。
一路拍著這個學校小清新的照片,突然聽見有打球的聲響,回過頭,發現十來個男生正在籃球場上你追我趕,并時不時發出嘶吼聲。
如果沒有人給你透露這是一群聾啞孩子,誰也不會想到,因為球場上的他們青春洋溢跟正常人沒有異樣,只是球場上的高興和失落他們無法用言語來表達。[詳細]
“我說什么他們聽不懂,他們表達的我理解不了,在那里我覺得我才是真正的聾啞人”,兩年前的第一堂英語課楊老師還記憶猶新。
在沒來采訪之前,我們沒想過學校還給學生上英語課,因為對于正常人來說學英語都并非易事。所以我們旁聽了一堂英語課。教室里只是十個學生,本以為這會是一堂很安靜的課堂。但我們錯,課堂上會發出一種你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聲音。
在復習了昨天學習內容后,老師給學生上單復數,或許在普通人眼里“兩扇門是單數還是復數”很容易回答,但對于聾啞學生來說很難回答。[詳細]
走進陶藝班,手工工藝作品陳列室里陳列的一件件精美的工藝品特別亮眼,看著這些作品,你不會想到這是無聲世界里學生們的作品,不會想到此時你站在的是一所特殊學校。
老師告訴記者,這些作品大多數都是由學生創作的,雖然有些工藝比較粗糙,但是對于這些剛接觸陶藝的孩子們來說已經很難能可貴了。
這里的學生也和正常人一樣,臉上洋溢著樂觀向上的表情,內心充滿力量。在無聲的世界里,他們大膽用色,用顏色來替代聲音。 [詳細]
在黔東南州民族特殊教育高級中學里,陳罡負責給學生上美術課,長春大學畢業的他也是一名聾啞人,同時是這所學校的第一位專業美術老師。在一般人眼里,長春大學或許就是一所普通的學校,但在聾啞學生的世界里,長春大學就是普通人眼里的清華或北大。作為一名聾啞人,作為一名老師,陳罡也給學生們樹立了一個學習的榜樣。比起其他老師,陳罡更容易和學生溝通。記者見到陳罡時,他正在給學生上課,一名學生在練習畫畫時不知道如何入手,陳罡接過學生手中的筆,在畫板上來來回回劃幾下,再通過和學生簡單的交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