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中,醫護人員認真對老人進行檢查,并給老人詳細講解了白內障的發病原因,介紹了白內障的種類及如何治療白內障。對適宜白內障手術的老人進行詳細登記,留下聯系方式,告知他們8月29日早上8::00在年輕有文化家屬的陪同下,攜帶身份證、戶口薄和醫療卡以及衣物等必需品,一同乘車前往貴陽免費治療。對不是白內障患者的人員,建議他們到醫院作進一步的檢查治療,同時溫馨提示老人注意飲食,祝老人延年益壽。
據了解,此次為期3天免費義診活動,將覆翠里鄉所有村寨,適宜白內障手術老人在家屬的陪同下,均可前往貴州免費治療,切實將惠民政策落到實處。本次免費義診活動贏得廣大群眾一致好評,使得廣大眼病患者及時了解了白內障疾病的知識,也加強了對白內障疾病的控制和預防,提高了村民正確用眼意識。(潘文章)
]]>據該鄉綜治辦負責人介紹,“天網工程”是一項民生工程,是今年省、州、縣列入2018年度“十件實事”之一,是深入推進“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活動的要求。目前全鄉轄區總共配備有65個攝像頭,每個中心村安裝5個攝像頭(1個微卡、1個球形、3個槍機),鄉級所在地配備有10個,年底全鄉行政村全部實現重點公共區域視頻監控建設聯網全覆蓋,努力在加強鄉村治安防范、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為實現“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應用工作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下一步,從江縣翠里鄉政府將加大對“天網工程”的施工力度,力爭這項惠民工程按質按量按期完成,為平安村寨文明創建注入堅實的壁壘。(潘顯鋼)
]]>三共治,強社區管理。科學運用法治、自治、德治等治理手段,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下移,促進有限的自治能力、法治資源和道德力量通過良性互動形成多元共治的社會治理體系,改變基層治理由黨委政府大包大攬的現狀。一是共強法治。依托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法律援助中心,建立法律援助結對幫扶機制,推動社區與凱里城區執業的13家律師事務所和法律服務所簽訂《法律援助幫扶協議書》,實現社區法律援助服務全覆蓋。
設立社區專職警務助理,成立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實現社區人民調解組織全覆蓋。全面構筑“網格員—調解會—社區主任”基層矛盾梯次調解三道防線,推動社區各類糾紛依法及時化解。積極開展社區民主法治宣傳教育,積極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圍。未來城社區被評為“州級十有十無平安法治社區(村居)”。二是共強自治。加強社區與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等治理主體之間的協作,采取在各樓棟設置意見箱、開通黨建APP和社區公眾號等方式搭建群眾議事、評事平臺,建立以社區居民認同感和歸屬感為紐帶的社區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社會化自治管理機制,并定期組織召開黨建聯席會、社區群眾意見問答會、民主評議會征集群眾意見建議。2017年以來,僅未來城社區就先后召開黨建聯席會5次、民主評議會3次,解決群眾反映的涉及小區建設、管理、安全等問題超過200件次。三是共強德治。依托老年協會成立社區“五老調解隊”,組織有名望的老黨員、老教師、老軍人、老干部、老代表,針對日常道德爭議事件進行規勸。依托社區廣場、最美社區人展廳、社區風采墻等場所,開展各種好人好事的評比和宣傳,推動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風尚。2017年,23個城市社區“五老調解隊”共參與矛盾糾紛調處67次,調解成功率超過90%。
三共享,強社區服務。立足群眾對社區服務的現實需要,圍繞市場引入、科技支撐、志愿服務等關鍵環節,形成以黨政機構、社區組織、社會組織等為主體的專業化、智能化、多元化的社區服務體系,不斷滿足社區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共享專業化服務。運用民眾自主選擇的供給模式,進一步拓展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堅持降低準入與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并舉,通過項目購買、項目補貼、項目獎勵等形式,實現社區服務的專業化、市場化。引進凱里市彩虹會工作服務中心,由政府出資購買專業的未成年救助服務;由民政下撥“頤養飯桌”經費,實現老年人的無償及部分有償就餐;引進國安社區,面向居民提供有償送貨、送餐、維修等服務。二是共享智能化服務。創新鄰里互望員、樓道聯絡員和安全守護員三員聯動機制,依托集服務、管理、研判為一體的“智慧門禁”管理系統,將公安、物業、社區及住戶關聯在一起,隨時掌握住戶回家,陌生人到訪,空巢老人、矯正人員等動態情況,提供安全、舒適、便利的現代化、智慧化生活環境。社區民警可依托該系統加強對出租戶及特殊人群的管理,物業可通過建立“1天未開門啟動預警,2天未開門電話回訪,3天未開門上門詢問”等數據預警機制,提升對空巢老人等重點幫扶人員的服務水平。三是共享多元化服務。積極開展“公益服務·志愿者服務”示范點創建,在城市社區全面開展“陽光志愿者”“四助一扶”等活動,為困難青少年、老年人、殘疾人、下崗職工等提供物資募捐、心理咨詢、再就業等貼心服務。建立愛心交換墻、友善之墻、愛心超市等,讓鄰里之間在此自愿交換兒童玩具、學習用品等所需物品,實現資源的再利用,社區愛心超市平均每月交換實用物品近100件。健全公共服務供給清單制,推行訂單式供給,分別梳理出群眾“需求”和社區“服務”兩張清單,并分類建立管理臺賬,切實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與需求匹配度,讓居民擁有更為直接的獲得感。(葉齊齊 劉光勇 黃軒俊 )
]]>8月18日,凱里首場“感恩總書記·奮進新時代”優秀山歌作品進基層巡演活動走進灣水鎮。來自黔東南州各地的優秀民間山歌歌手為當地群眾傾情演唱了自編山歌,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本次山歌演出在歌曲《贊美凱里市》中拉開序幕,之后接連演唱了《學習十九大會議》《保護環境·愛護家園》《遠離毒品 珍愛生命》《每逢佳節喜洋洋》等10余支反映群眾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編民歌。參加本次巡演的歌手平時就是普通的農民,所編唱的歌曲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據悉,本次山歌巡演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文廣局、市文聯主辦,由黔東南州山歌協會承辦和凱里各鎮(街道)聯辦。組織黔東南州內優秀民間山歌歌手組成巡演隊,以山歌形式為載體,將在9月上旬完成全市18個鎮(街道)的巡演活動。通過巡演,在基層持續推進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熱潮,引導全市黨員干部群眾“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大力弘揚新時代貴州精神,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凝聚精神動力。
“‘組組通’公路通到家門口,群眾生活真方便,感謝黨的好政策……”8月19日,“感恩總書記·奮進新時代”凱里市山歌優秀作品進基層第二場巡演活動在下司古鎮舉行。
活動現場,《黨的恩情永不忘》《歌唱黨的十九大》《人文下司小上海》等一曲曲歌唱生活,感恩黨中央、感恩總書記的山歌飄蕩在下司古鎮蘆笙廣場上空,引來無數市民及游客觀賞。
“本場巡演,歌手們根據下司古鎮的特點帶來了《人文下司小上海》等曲目,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讓來自各地的游客了解下司,走進下司,助力下司旅游業發展。”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了解,本次山歌巡演活動演唱的歌手是來自凱里及黔東南州內多次參加民間山歌比賽獲獎的歌手,他們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山歌大多數都是即興演唱,歌詞自編。
曾獲得過2015年黔東南州第一屆山歌大賽歌后、榕江縣山歌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等榮譽的黃林芝,從12歲便開始學唱山歌,至今已有30余年的時間,祖祖輩輩相傳,黃林芝繼承了山歌文化,徒弟已有100多人,遍布黔東南各地。每當有山歌大賽,她便帶著徒弟們到處參賽,獲得了無數榮譽。
“我從小就很喜歡唱山歌,希望通過此次山歌巡演活動,向更多的老百姓傳播黨的好政策,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同時把山歌民間文化傳承下去。”來自下司的蘭花自信地說。
據悉,本次山歌巡演活動旨在推進“黨的聲音進萬家 新時代思想上講堂 總書記話兒記心上”深入開展,大力培育和弘揚“團結奮進、拼搏創新、苦干實干、后發趕超”的新時代貴州精神,把黨中央的殷切關懷激勵轉化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的磅礴力量。(歐政紅)
]]>圖片來源:凱里文明網
一是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凱里市采取資金補貼等方式,有效的激發了各企業加大投入改善旅游基礎設施的信心和決心。在市委、市政府的主導下,各企業積極爭取項目落地,使“小廁所”成為了高度重視的“大項目”。
二是按照高標準加快建設旅游廁所。凱里市旅發委緊抓“廁所革命”建設契機,以廁所項目建設為抓手,加大投入,有力的推動了景區標準化建設進程。“廁所革命”實施以來,凱里市建成旅游廁所60座,重點分布在旅游景區、鄉村旅游點等重點區域,累計投資5381萬元。同時,要求4A級景區建設3A級旅游廁所1座以上,3A級景區建設2A級旅游廁所1座以上,不斷完善景區各項基礎設施,使景區面貌煥然一新。
圖片來源:凱里文明網
三是運營大數據實現如廁智能化。2018年初,凱里市旅發委按照上級要求將全市旅游廁所的信息精確錄入全國旅游廁所管理系統,游客可通過手機高德地圖旅游插件找到附近的旅游廁所,解決游客如廁急、廁所難找問題。
四是著力解決旅游廁所管理難問題。建設干凈、衛生、無味的旅游廁所,關鍵在于機制創新和形成常態化管理機制。
凱里市旅發委要求各旅游景區業主按照《旅游廁所質量等級評分細則》的衛生要求,結合景區實際制定景區旅游廁所管理辦法,明確專職保潔員,落實旅游廁所衛生保潔責任制,進一步保障了旅游廁所長期維護,讓游客在旅游景區游玩得更加開心、放心、舒心。 (譚倫華)
]]>石齊龍家住天柱縣社學鄉社學村梨子坳,山多低山,村民多數外出務工。
石齊龍說,老家的房子是上世紀七十年代與弟弟修建的木質結構房屋,家里6口人蝸居在不足80㎡的半邊破舊的木屋里。家里也沒有什么產業,他在家帶孫子,兒子外出打工維持一家的生計。
這一次,石齊龍抽到了一套位于凱里白午安置點三樓的新房子,面積136㎡。
“這可比老家的木房面積寬得多了。”抽到新房子后的石齊龍樂得合不攏嘴。“沒想到在大山里住了一輩子,老了還能住進城里,多虧了國家的好政策啊!”
家住注溪鄉注溪村盤岑組的秦廷模在抽到兒子心儀的房源后滿心歡喜,第一時間向家人傳達終于實現進城夢的喜悅。
“今天我們抽簽抽到凱里了,終于也可以搬出大山,搬到城里入住了,想到這里我就非常高興。”秦廷模激動地說,“搬到凱里后,我會認真參加培訓,掌握一門技術專長,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在凱里扎下根,讓老婆孩子都過上城里人的生活。”
據了解,此次易地扶貧搬遷的房源地在凱里東出口和白午,有50㎡、92㎡ 、115㎡、124㎡和136㎡ 五種不同面積的房源。
抽簽當天,該縣78戶貧困群眾參加抽簽分房。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78個貧困家庭共282名群眾均如意分到了位于凱里的新房子。(周榮塘 王杰)
]]>生活“零侵蝕”。要求紀檢監察干部抗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欲所惑,不為人情所擾,自覺純潔社交圈、凈化生活圈、規矩工作圈、管住活動圈,管好自己的嘴,不該說的堅決不說;管住自己的手,不該拿的堅決不拿;管住自己的腳,不該去的地方堅決不去;管好自己的家人,決不允許他們利用自己的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行不義之舉,謀不義之財。
工作“零懈怠”。要求紀檢監察干部把工作標準調整到最高,精神狀態調整到最佳,立足一個早字,落實一個快字,養成雷厲風行、干凈利落的良好習慣,今天的事情絕不等到明天再做,馬上要辦的事情絕不拖到以后再處理,絕不讓一個任務在自己這里積壓,絕不讓一個事情在自己這里耽擱,絕不讓一個案件在自己這里拖延,絕不讓常識性的差錯在自己身上發生,絕不讓來辦事的同志在自己這里受到冷遇、絕不讓慢的現象在自己身上發生、絕不讓紀檢監察的形象在自己這里受到影響。
服務“零距離”。要求紀檢監察干部牢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把握“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自覺把群眾的呼聲作為工作的第一信號,把群眾的愿望作為第一目標,把群眾滿不滿意作為檢驗工作得失的第一標準,把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作為黨風廉政建設建設的工作重點,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務群眾“零距離”,樹立紀檢監察干部可親、可信、可敬的形象,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張文品)
]]>據救助的民警唐警官介紹,6月9日上午,他和另外兩名警員到轄區黃里村炸藥庫檢查工作時發現一對母女坐在公路邊蓬頭蓋面,唐警官幾人立即上前詢問。經詢問,該女子系湖南省綏寧縣的莫某某,于一個星期前帶著4歲的女兒到雷山縣找其丈夫,但由于該女子無通訊工具,也記不住丈夫的手機號,也不知道具體丈夫地址,無法找不到丈夫,身上的錢也花光,唐警官從與莫某某交談過程發現莫某某智力存在障礙。唐警官了解情況后,通過系統查詢該女子的丈夫并未在貴州有暫住信息,為了莫某某母女安全,唐警官等人將莫某某母女接到派出所安排就餐后,聯系西江鎮社會事務辦,由社會事務辦將莫某某母女二人送往州救助站進行救助。(何可騰 )
]]>按照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的要求,從江縣突出重點、連線成片、健全機制,構建優美的農村生態環境體系。實現農村垃圾集中收集處置全域覆蓋。加強村莊衛生保潔、設施維護和綠化養護等工作,廣泛開展自然村整治,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打造生態宜居村。
近年來,從江縣以改善品質、提高單產、增加總產為突破口,增加優質糧面積。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互聯網+農業”模式等,建立鄉鎮級電商綜合服務站18個,村級電商綜合服務點60個。開展種植養殖技術培訓,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發放科技宣傳資料。開拓銷售市場,解決銷售的后顧之憂,讓農民增收致富。
為進一步提升全縣居民素質和形象,從江縣持續開展文明創建工作,促進從江科學發展、綠色崛起。通過多種方式,及時宣傳報道文明創建工作。通過宣傳發動和輿論引導,使廣大干部群眾進一步明確創建的目的、意義和標準、要求,激發支持創建、踴躍參與創建和熱情,形成齊抓共建的濃厚社會氛圍。(潘開明 )
]]>在為期7天的夏令營活動中,同學們參觀了兵馬俑、黃帝陵,讀懂了民族之根,理解了精神標識;游覽了黃河壺口,感受了黃河的雄偉和浩蕩;最后赴延安進行了一次洗滌心靈的紅色之旅。
“從沒想過能坐上飛機,感覺像做夢一樣。這次夏令營活動開闊了我的眼界。非常感謝陜西浩興愛心人士的資助,讓我有機會走出大山看世界。”來自劍河縣久仰鎮巫溜村的學子李溫民激動地說。
“我們兩個都是殘疾人,家里比較困難。這次孩子能走出大山去見世面,我們打心眼里感激這些好心人。今后,我們要教育孩子好好學習,將來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這些愛心人士,報效祖國。” 學子李蝶蝶的父母感激地說。( 李歆)
]]>參會成員參觀了酒店的客房、布草間、消毒間、餐廳等,酒店環境衛生、設施設備齊全,在酒店大廳及樓梯間都張貼禁煙標識。房間干凈敞亮,布草間疊放整齊,消毒間張貼消毒功能區分,餐廳工作人員規范化著裝,市創衛辦現場指出酒店“創衛鞏固”工作成效亮點,且已形成常態化管理機制,倡導大家學習借鑒。
來自凱里市14家星級酒店負責人紛紛表示,此次觀摩,收獲不小。觀摩會的召開,提高了凱里市旅游行業一線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推動了各星級員工培訓常態化,提升了旅游行業服務質量和接待水平。(龍文芳)
]]>培訓活動現場,來自全市各鎮(街道)的40余支隊伍和附近聞訊趕來的業余廣場舞隊伍共500余人一起參加了學習,學習內容為創編廣場舞《桂花開放幸福來》《走進新時代》《最美的歌兒唱給媽媽》。
培訓中,舞蹈老師先用輕盈的舞姿演示了三支廣場舞的各個動作要領。隨后,舞蹈老師面對面地進行現場教學,把每一個動作都細致到位地講解了一遍。
現場,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散步,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學員隊伍中。市民李阿姨說:“這樣的廣場舞培訓機會難得,老師非常耐心,教得很好,我們希望能多舉辦這樣的活動。”(晏克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