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讓原生態民族文化不斷發展繁榮
在剛剛結束的“首屆中國民間文化鄉土盛典”活動中,從江縣榮獲“最具風情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殊榮,這是該縣深度挖掘傾力推介讓原生態民族文化節不斷發展繁榮取得的又一成績。
從江縣轄21個鄉(鎮)388個行政村(居)委會,總人口34萬,居住著苗、侗、壯、水、瑤等19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94%,其中侗族人口占41%。近年來,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從江縣緊緊圍繞“生態立縣、旅游活縣”的發展思路,以“養心慧地,民族原鄉”、“風韻苗侗,神秘從江”為宣傳主題,以“弘揚原生民族文化,做特旅游產業”為旅游發展方針,突出“原生”、“神秘”特色,著力打造“原生民族文化旅游縣”。通過積極引導、搭建平臺、傾力打造,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等原生態文化品牌得以全面打響,侗族原生態民族文化大繁榮大發展漸漸拉開帷幕。
據介紹,從江今后五年將突出以小黃、岜沙為重點,大力推進民族文化旅游發展。依托小黃侗族大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岜沙槍手部落的巨大吸引力,以挖掘景點文化內涵、提升景點魅力和完善景點基礎設施、增強旅游接待能力為重點,著力加快原生態旅游業。結合新農村建設,把民族鄉村旅游作為從江旅游發展的重點和“旅游扶貧”的突破口,高標準規劃建設一批鄉村民族生態文化旅游示范農戶和旅游客棧,將農村、農家和農俗融為一體,加速培育以鄉村特色為主的山水田園觀光、民族文化、農耕文化體驗和鄉村休閑度假旅游產品,加快形成有競爭力的特色景點,培育構建生態旅游基地、民族文化旅游基地、鄉村休閑旅游基地、農耕文化體驗基地,著力打造 “侗族大歌世界文化遺產地”、“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品牌形象。加大旅游商品和民族文化旅游特色產品開發力度,充分挖掘民間歌舞、民族手工藝資源,支持藝術品創作和生產,扶持和培育民族民間工藝品制作專業人才,鼓勵各種所有制的藝術品設計制作,形成特色,創立品牌,拓展市場,推進民族民間藝術業發展;深入研究、挖掘、整理,大力保護、塑造和傳播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小黃侗族大歌為代表的民族文化、農耕文化、地域文化和生態文化,培養和扶持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人才,推動旅游和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加強旅游宣傳促銷,大力開發旅游市場,進一步提升從江民族文化旅游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縣委書記王之政說:“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必須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實現人民生活幸福美好的高度,充分認識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大意義,文化不僅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而且與經濟日益交融,對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貢獻越來越大。只有積極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才能有效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加快轉變,實現從江江經濟更好更快更大發展。” (潘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