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爭議激烈 南沙煉化合資項目終將遷址
因激烈的環保爭議擱置近兩年之后,中國最大的合資煉化項目——中科南沙煉油化工一體化項目,終將遷離廣州南沙,成為繼廈門PX項目遷址事件后,第二個因環保爭議而改變投資地點的百萬噸級以上石化項目。
科威特石油國際有限公司(下稱科威特石油公司)5月14日向《財經》記者發來的聲明稱,考慮到環境因素,中科南沙煉油化工一體化合資項目,將從廣州南沙遷址到其他地區。合資方除了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石化)和科威特石油公司,還包括“其他在煉油與石化領域的國際伙伴”。
早在2005年,中科雙邊簽署諒解備忘錄,擬建立合資大型石化項目,項目選址中國廣東省南部的南沙地區,煉廠所用原油將全部由科威特石油公司提供。預計項目年產能為1500萬噸,乙烯生產能力按年將超過100萬噸,規模超過了投資40億美元的、位于福建的中國-沙特石化項目。
2006年6月,中科南沙煉化一體化合資項目已獲國家發改委批準。2007年11月起,中科南沙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前期工作已經在廣州南沙港區陸續展開。項目的土地平整工程招標工作已自2008年1月起展開。
科威特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薩阿德•舒韋布(Saad Ali Al-Shuwaib)在去年底接受《財經》記者專訪時透露,該項目由科威特石油公司和中石化共同建設,投資約為80億美元-90億美元,是中國最大的一個合資煉化項目。
然而,由于該項目所在地南沙,位于廣州市最南端,處珠三角幾何中心地帶,環境界人士對于項目的選址持反對意見者為數眾多。近年的廣東省兩會上,亦屢屢有人大代表聯名上書,力諫南沙煉化一體化項目遷址。
中科兩方于2009年5月11日在廣東省簽署的、關于建立和發展煉化一體化合資企業的《諒解備忘錄》特別指出,雙方已同意將合資項目“從環境上具有挑戰性的南沙遷址到其他地點”,因為“南沙所完成的高質量環境研究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即將獲得批準”。
據《財經》記者了解,該項目將遷址到廣東省內的另一城市,很可能落戶湛江或茂名。
中石化信息處負責人告訴《財經》記者,新址目前尚未確定新址。由于南沙未能通過環保評估,很多工作要從頭來過,包括對其他備選地址進行評估。
在同意遷址的同時,科威特方面目前十分擔心項目的進展。科威特石油公司發布的聲明著重強調,中科兩國政府已在《諒解備忘錄》中同意加速合資項目的進展,預計2013年年底投產。
作為項目的主要合資外方,科威特石油公司成立于1980年,是科威特境內惟一擁有石油開采、生產、冶煉、運輸、銷售等資質的國家公司。
中石化信息處負責人稱,目前尚不清楚其他國際石油石化公司的入股計劃。但據路透社5月12日的報道,科威特石油部長謝赫•薩巴赫曾明確表示,另兩家國際伙伴分別是殼牌和陶氏化學,這兩家企業將在合資公司中各自持有10%的股份。
殼牌中國的新聞發言人栗陸莎對此不置可否,但她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說,“殼牌對中國下游市場重要的投資機會持歡迎態度。”
此前,中石化一直委托其控股子公司廣州石油化工總廠(下稱廣石化)來推進南沙石化項目。廣石化的有關人士向《財經》記者透露,廣石化的領導最近已在內部會議上通報了南沙石化項目遷址的信息。
前不久,廣石化搬遷去南沙的方案也遭到了廣東省發改委的否決。上述廣石化有關人士認為,廣東省發改委的否決意見中表達了兩層意思:第一,南沙不宜發展石化工業;第二,目前廣石化不宜搬遷,更不宜搬遷至南沙。
廣東省政協委員、中山大學地球環境與地球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教授,近幾年來一直反對南沙石化項目。他認為,廣州一直是河口城市,而南沙是廣州建設濱海城市的重要環節。不僅要從環保容量考慮,更要從南沙對廣州的意義來考量,在此處放置石化項目是不合適的。
周永章對記者表示,已于周二(12日)從廣州市發改委有關人士處獲悉了該項目遷址的消息。他認為,廣東決定不在南沙上石化項目是明智的。“這是吸取了廈門PX項目的教訓,也是吸取了民間、學界的意見而作出的科學決策,比以前有很大的進步。”
對于中科石化項目將落戶何處,湛江和茂名在目前敏感時期都表現得很謹慎。
茂名市發改局的有關人士8日在回答《財經》記者詢問時,表示沒聽說過南沙石化項目將搬到茂名,“哪有那么快呀”。
而湛江市政府的有關人士13日則向《財經》記者表示,廣東省確有將南沙石化項目搬遷到湛江的想法,但是現在還沒有落實。
上述廣石化有關人士認為,該項目最終落戶湛江的可能性更大。他表示,茂名已經有很大的石化項目,若新項目再置于茂名,對均衡布局不利。“而且,茂名畢竟是陸上城市,不如靠近海邊的湛江有地理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