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油價下調仍有戲 上漲沒到位下調或被推遲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孫婷婷 實習生 田韶敏) 一周前,專家曾預測,只要7月底國際油價低于65美元,就滿足零售價格下調的條件。就在下調呼聲越來越強烈期間,國際油價已悄然反彈,20日,已走至64美元上方。有了國際油價走高的支撐,油站促銷的規模也沒明顯變化,中石化廣州方面也表示,“想要降價,只能等國家發改委下調”。雖然下調的預期在減弱,但業內專家表示,下調油價依然有望。
下調預期削弱但仍有希望
本月的第二周,國際油價經歷了一輪大跳水,一度跌破60美元的關口,國內對成品油下調的預期又在逐步增強。廣東省石油行業學會儲運銷委員會秘書長范小平表示,只要7月底國際油價在65美元以下,就滿足我國《石油價格管理辦法》中,關于連續22個工作日,國際油價移動平均達4%的條件,即應該下調零售價格。
然而,在此之后,也就是第三周來,國際油價卻悄然回升,截至北京時間16∶25,紐約市場油價報64.41美元,漲幅達1.37%。月底國際油價浮動幅度能否滿足下調條件,又陷入迷局。
昨日,范小平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即使國際油價在月底重新回到65美元上方,仍然存在下調零售價格的希望,“近期的走勢來分析,國際油價已經脫離了供求關系,所以不能反映真實的國際原油價格,即使走回65~67美元,也不意味著完全沒有下調的可能。”
他分析原因時表示,其一是國內的供求關系是供大于求,銷量不振。今年上半年的消費量僅為1100萬噸,同比相當于零增速。“旺季不旺”導致的庫存虛高是另一個原因。據范小平介紹,目前全省的庫存量為95萬噸,相當于20天的用量,高于15天的正常庫存,平均每日成品油消費在5萬噸,與去年夏季高峰期的6萬噸日消費量有距離。出于刺激消費的考慮,為下調油價提供了支撐。
上漲沒到位下調或被推遲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發改委此前在解讀油價熱點問題時也明確提出,7月1日的價格上調“未調整到位”。當時,參考的基準原油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在每桶67美元左右,較6月1日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上漲了17.2%,但國內成品油價格的上調幅度不到10%。這也為價格下調預期隱藏了不確定因素。
“再加上之前發改委也并沒有明確表示,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變化達到4%就一定要調整價格。所以即使條件滿足了,發改委也有可能不下調。”廣東一大型油品銷售公司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
想降價要等國家下調令
就在庫存高企、銷售不振,國家統一下調價格還存在不確定性之際,記者采訪發現,油站大規模自行降價促銷的希望也極其渺茫。“降不降對我們油的銷量并沒有很大影響。”新港中路一中石油旗下油站員工告訴記者,因此,他們仍然只保持此前的0.05元/升的優惠,而且僅限柴油,并沒擴大促銷幅度。
截至昨日,廣州約500多座油站中已有57座在做降價促銷,主要是中石油旗下油站以及民營加油站,優惠幅度基本沒有變化。而油站占有量超過一半的中石化廣州方面則表示,不會參與價格戰,“要想降價,只能等國家發改委統一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