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在即 五省區換一把手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或將于本周在北京正式召開。
會議召開前夕的11月30日,中共中央正式宣布,河南省、福建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吉林省等五省區的一把手也正式出爐。此次一把手人選變動涉及東南沿海、東北老工業基地、中部地區,新的一把手或將在本周以新的身份參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據中共中央的最新任命,原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調任河南省委書記;原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孫春蘭調任福建省委書記;原吉林省委書記王珉調任遼寧省委書記;原農業部部長孫政才調任吉林省委書記;原河北省省長胡春華調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而原河南省委書記徐春光、原遼寧省委書記張文岳、原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儲波均已年滿65周歲,不再擔任原來的職務。
在此次重要的人事任免前的11月27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0年經濟工作。按照以往幾年的慣例,在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明年經濟工作之后的一周內,將召開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因此,本周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應無異議。而會議召開前夕,中央對五省區一把手的任命,也意味著新的一把手可以參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便將中央對明年經濟工作的定調更好地在地方貫徹下去。
從此次五省區一把手的調任看來,新任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之前已經擔任了五年的福建省委書記。
據當地媒體報道,盧展工在擔任福建省省長任期內,提出了發展“海西經濟區”的戰略概念,而該戰略的相關規劃已今年正式出臺,上升為國家戰略。業內人士分析,盧展工在東南沿海多年的歷練后,轉任中部大省河南,必將給河南省的工作帶去相應的執政思路。
原吉林省委書記王珉昨天則結束了在吉林省五年的履職,轉任遼寧省委書記,這位與商務部部長陳德銘一樣的前蘇州市委書記在吉林的任期內,給吉林帶去諸多新思路,調任遼寧之后,王珉將在老工業基地問題更突出的遼寧省面臨更大的考驗。
出生于1963年的孫政才是此次調動中最年輕的地方一把手,這位當年的玉米學博士、在農業部部長的位置上干了不到兩年,便升任吉林省委書記。業內人士分析,這位農業專家將在東北農業大省吉林獲得更好的發展前途,但顯然,面臨的挑戰也將更加艱巨。
與孫政才同齡的原河北省省長胡春華此次調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內蒙古自治區擁有中國最豐富的煤炭和風電資源和草原,這位年輕的黨委書記將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和諧進程中飽受考驗。
孫春蘭,從全國總工會的副主席、黨組書記調任福建省省委書記,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位女地方省委書記,她的政治生涯起于遼寧省,曾任遼寧省委副書記。孫春蘭這位新中國第一位女地方省委書記必將引起世人的矚目。
會前未提通脹 財政投向由“硬”轉“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夕,于上周召開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以及中央政治局會議,已為經濟工作會議定下基調和框架。
據此,《每日經濟新聞》采訪的經濟學家和市場機構均預測,明年的宏觀經濟政策的總體基調變化不大,但政策重點將由今年注重“量的增長”轉向明年的注重“質量和結構”的提高和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黨外座談會議和政治局會議均未提及通脹問題,專家認為明年物價不會成為影響整個經濟平穩運行的主要問題,“防通脹”還不能“下重手”。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對此分析說,由于今年的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雙松型”政策,尤其是政府投資的推動,經濟自身增長的動力尚不穩固,因此2010年宏觀政策的總體基調變化不大。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也持此觀點,認為對國內經濟回升基礎的鞏固保持謹慎。他們都認為明年仍然會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魯政委表示,財政支出的規模不變,但投向由“硬”到“軟”。他預計,明年財政支出規模仍將按照年初公布兩年“4萬億”的規模推進,支出總量不變,但支出結構將由今年更多投向“鐵公雞”之類的“硬項目”,轉而更多投向完善消費刺激政策、支持技術進入和節能減排、完善穩定外需政策等“軟的方面”。
盡管當前通脹預期已非常強烈,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前的兩個會議均為提及通貨膨脹問題。“根據過去的經驗,除非迫在眉睫,否則政治局會議一般會不明確提及諸如物價等此類非常具體的問題。
李慧勇表示,調結構可以平衡供求關系,從而達到控制通貨膨脹的目的,“因此就2010年唯有調結構才是真正的抓手,保增長重要性下降,防通脹可能還不能下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