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獨挑大梁 2010年支出或超8萬億
1月9日,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參會者們一到會議所在地報到就感到非同尋常,會議報名處張貼提示稱:當晚《新聞聯播》將播出財稅方面的重要新聞。
果然,當晚的《新聞聯播》頭條用較長篇幅播放了一條涉及財稅方面的新聞,具體內容是1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主要國家的財稅體制和深化我國財稅體制改革進行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發表了重要講話。
在隨后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財稅大員們都表示因此備受鼓舞。
“我的印象中,這是總書記第一次大篇幅地論述財政政策,這體現了黨中央對財稅工作的高度重視、對財政工作戰線人員的關心。”分組討論中,廣西財政廳廳長蘇道儼表示。湖北省財政廳廳長王文童則表示,聽了謝部長傳達的胡總書記關于財政工作的指示,備感親切,備受鼓舞。
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財稅問題絕非偶然,財政政策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可能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對于這種猜測,剛剛參加了中央政治局學習、講解有關財稅問題的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對《華夏時報》記者給出了肯定的回答,他表示“有這個說法”。
清華大學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即使不考慮高層決策,僅從宏觀調控理論上講,由于目前貨幣政策更多發揮預防性作用,而財政政策空間還非常大,財政政策發揮更重要作用的分析是有根據的。
貨幣政策的無奈
財政政策被推上更高舞臺,來自2010年更加復雜的經濟形勢和宏觀調控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貨幣政策的無奈。
就在全國財政工作會議結束后的第一天,央行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緊縮周期比預想來得要早一點。”這句話能概括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貨幣政策的處境。
李稻葵表示,今年貨幣政策的發揮空間已經不大,由于流動性過剩和資產價格泡沫,貨幣政策只能退居防御性政策,預防通脹和經濟過熱。雖然有不少專家反復表示,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只是回歸適度寬松而非從緊,仍然不可避免地對投資者信心造成影響。
而相比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有見效快、針對性強的特點。
天量信貸難以控制,有可能進入樓市和股市造成資產價格泡沫,而大量中小企業、民營企業還是不能夠獲得貸款。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告訴記者,這些問題貨幣政策很難解決,而財政政策則可能通過減稅和增加財政支出等辦法扶持中小企業,另外,財政政策還可以通過社會保障支出,向低收入者進行政策傾斜,所以2010年財政政策發揮作用更加重要。
而從已經結束的財政工作會議來看,在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背景下,教育、醫療、就業、社會保障、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領域依然是政府加大投入的“重中之重”。
財政形勢難上加難
雖然不會遭遇貨幣政策的兩難,但在宏觀調控重擔之下,今年的財政困難形勢依然不減。
“今年經濟形勢雖然可能好于2009年,但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甚至還可能出現反復,各方面的不確定仍然存在,因此2010年的財政工作會比2009年更加困難。”在財政工作會議一地方分組討論上,江蘇省財政廳廳長潘永和不無憂慮地說。
讓他憂慮的是財政支出壓力的增大,他舉例說,2009年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關系民生的大政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校舍安全工程的改造等都需要省級配套資金,“蛋糕沒有增大,分蛋糕的人卻越來越多。”
一些新增的、不可預期的支出同樣讓地方財政心里沒底。今冬以來的罕見嚴寒天氣就給吉林的財政增加了新課題,為群眾溫暖過冬的“暖房子”工程中,從熱源、能源到管網改造,每一項都要錢,無疑是讓財政支出壓力增加。
而賈康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財政壓力依然很大,財政赤字率也將與去年大致相同,事實上由于GDP增長,財政赤字的絕對額很可能超過萬億。
按照預算財政收入增速和2010年上萬億的財政赤字,2010年全年財政支出保守估計也在8萬億以上。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也在其報告中指出,今年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仍然十分復雜,不確定、不可預計的因素增多,從財政看,收入短期內難以實現較快增長,而支出壓力不斷增加,預計2010年財政收支矛盾仍將十分突出。
謝旭人指出,保持政府公共投資力度、在建項目需要繼續投入資金和著力保障、改善民生等都需要增加財政投入。
李稻葵則認為,減稅和加大對節能環保、新興產業和中小企業等的補貼可能會成發揮財政政策更重要作用的方向。(吳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