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再檢出11樣品海南毒豇豆 暫無封殺想法(圖)
毒豇豆要去除,監管少不了。新華社發
廣州又有一批海南毒豇豆被揪出。昨天,廣州市農業標準與監測中心在江南市場送檢的21個海南豇豆樣品中檢出了11個樣品不合格,分別含有水胺硫磷、克百威、氧樂果等禁用農藥和超標限用農藥三唑磷。市場方面表示,目前共封存了約10萬斤豇豆,11個樣品牽涉的豇豆總數今天將統計出來,有毒的都將銷毀。
目前廣州所有豇豆產品均需在檢驗合格后方可銷售,江南市場所有豇豆都已下架停售。有不少商戶訴苦稱這次至少損失10來萬元。而在零售市場,一豆涉“毒”,多豆遭殃,市民“談豆色變”,荷蘭豆、豌豆等量價齊跌。廣州食安辦負責人還澄清說,此前流入零售市場的2噸豇豆實際已經檢驗合格,并無染“毒”。他還表示,目前廣州不會發出“禁售令”。
流入市場2噸豇豆事先檢驗合格
廣州市農業標準與監測中心對江南果蔬批發市場送檢的21個海南豇豆的抽檢結果顯示:11個樣品不合格,分別檢測出水胺硫磷、克百威、氧樂果等禁用農藥和超標限用農藥三唑磷,10個樣品檢測合格。昨晚,江南果蔬市場副總經理黎家健告訴記者,目前市場已封存3000多件豇豆,按每件32斤換算,約10萬斤。11個有毒樣本牽涉的豇豆數量目前仍在統計,全部核對后將在今日銷毀。
是否已有2噸左右毒豇豆已有流入市場?廣州市食安辦副主任王凡澄清說:經調查,流入市場的2噸豇豆來自海南保亭南茂,是第一次抽檢的5個樣品中唯一一個合格的,江南果蔬批發市場在獲取檢測結果后,將合格樣品的2噸豇豆正常銷售給零售業戶,沒有不合格的豇豆流入市場。
有市食安辦負責人解釋說,實際上首次抽檢的5個樣品中有4個不合格,其中3個來自三亞崖城,1個來自萬寧禮紀,由于檢測術語繁雜,為了簡潔起見,在給記者的通報中便進行了合并,只注明了萬寧禮紀和三亞崖城的豇豆樣品不合格。
王凡表示,據向農業部門了解,江南果蔬批發市場占廣州80%份額,市內絕大部分小市場都是從該市場拿貨的,控制了這個根據地,其他地方暫未發現毒豇豆。王凡說,廣州以前曾封殺過某區域的生豬,實際上缺乏有說服力的法律依據,而且市場經濟下一下子封殺也不妥,應該公平合理,不能一棍子打死,這樣也是為菜農和老百姓考慮。
江南市場停售豇豆,商戶稱至少損失10萬
昨天下午14時30分許,江南果蔬批發市場依然車水馬龍,蔬菜交易三區相對沉寂,通道兩旁堆積著一箱箱的紅辣椒、青椒、紅蘿卜、茄子、絲瓜等蔬菜,九成以上包裝箱上均注明來自海南,但完全看不到豇豆的蹤跡。
“市場早就不準賣了,昨天下午就把存貨都拉走了,說要檢驗合格才能賣。今天到場的一些貨也被立即封存了。”一位姓鐘的老板沮喪地說,市場樣品檢出殘留農藥后,拿了貨的都一并退回了,損失慘重。“每個檔口每天大約銷售400-500件(每件30-34斤),收入多的話一天能掙超過2萬元。這幾天每個檔口至少損失10萬元,風波估計會持續一個月啊”。
據商戶透露,春節前三亞、陵水豇豆收購價品相好的達到5.5元每斤,海南豇豆收購價已跌落到五六角一斤,但還是沒人敢收。也有商戶偷偷告訴記者,聽說有個別人還在偷賣豇豆,有的是低價賣給做酸豆角的,不過沒多少人敢買。
江南果蔬市場副總經理黎家健表示,從昨天起運達市場的蔬菜是否可以進入流通,必須經農業檢測部門認可,檢測沒事的可以賣,有問題的必須銷毀。“今天沒有收到一份豇豆類的檢驗證明原件,就把所有進場的豇豆都做了抽樣送檢。”他表示現在檢驗量太大,速度有所拖慢,昨天收回的豇豆都會先封存進冷庫等待檢驗,以防萬一。
廣州一位農業專家表示,海南豇豆涉“毒”應屬偶然事件。他介紹,不排除個別菜農噴灑違禁農藥的可能,特別是噴灑濃度過高的農藥。如果用藥和采收的間隔期能達到十幾天、二十天,藥殘也不會超標。“豇豆等豆類的采摘與其他蔬菜不同,同一豆莖上的豆子,采摘前后可以相差十多天,此番藥殘超標情況極有可能是菜農未控制好采摘期。”
南方日報記者 胡良光 閆業偉 通訊員 穗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