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價格暴漲8倍 一線藥企赴云南搶購
本報記者 張玉香 北京報道
剛下飛機的云南三七大型種植企業陳老板,最近幾天成了大忙人。天士力、白云山的相關負責人正急于與他見面,商談三七收購事宜。“今天早上三七的價格已經漲到五百多元一公斤了。怕后期買不到貨,現在全國幾家最大的藥廠基本都在和我談著。”陳老板告訴記者。
此前,白云山與李嘉誠和記黃埔的合資企業白云山和黃中藥,已經與文山州硯山縣當地政府簽署了框架協議。協議中表示,在未來3年將擲5億在云南采購三七。三七價格瘋漲已成事實,隨之而來的擔憂也逐漸隱現。
瘋漲的三七價格
“文山這邊已經200多天沒下雨啦,本應該今年11月份采收的三七,因為沒水澆,好多農民現在已經采收了,但是成苗沒水澆將影響到明后年的產量。”
盡管是處于去昆明開會的途中,提及三七減產一事,文山州三七研究院的崔院長還是欣然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文山州是我國三七的主要產地。據崔院長介紹,正常年份文山州三七的年產量在4500到5000噸左右,這占全國總產量的97% 。
然而,云南省大旱致使三七大面積受災。文山州三七特產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15日,該州三七受災面積56746畝,占總種植面積的94.5%,成災面積27503畝,占受災面積的48.47%。
三七從播種到收獲要3年以上時間,如果今年減產,以后的五六年之內整個市場三七的供應都會受到影響。崔院長表示,如果這樣的干旱再持續兩個月,文山州三七減產50%成定局。
這導致三七價格暴漲。“從去年底開始,三七價格一直在漲,幾乎是一天一個樣。據我們掌握的數據,已經從60多元每公斤漲至450多元每公斤。”白云山和記黃埔一位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按此計算,價格漲幅近8倍。
這位負責人表示,目前三七價格飛漲主要是由于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惡劣天氣的影響導致減產。另一方面一些藥商的惡意囤積炒作,也是三七價格飆升的重要原因。
據本報記者了解,隨著藥材價格的上漲,原來種植三七的農民以及供貨商惜售心理確實更加強烈。加之隨著愈演愈烈的旱情,三七的價格不斷持續上漲。
下游藥企加緊囤貨
“今天早上三七價格每公斤到了五百多元了,我們又想再等一等看看價格。”3月25日,上述三七種植企業老板告訴本報記者。他說,目前包括天士力、白云山以及梧州制藥等數家藥企都在當地爭取訂單。
3月20日,白云山和黃中藥與云南省文山州硯山縣人民政府草簽《白云山和黃中藥云南文山州萬畝三七產業化示范基地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就在云南省文山州硯山縣共建萬畝三七GAP產業化示范種植基地一事達成協議。
白云山公告稱,該公司2009 年三七采購量約800噸,采購金額約1.6億元。根據簽訂的合作框架協議、10000畝的種植產量和三七市場價格走勢,合作雙方初步匡算3年采購金額可達5億元左右。
“白云山一直是全國用三七大戶之一,從去年9月份開始,我們就已經開始籌劃在文山州建基地的事情了。”白云山和黃中藥的一位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
云南省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白云山建立基地主要也是基于三七在未來幾年里有足夠的供貨保證考慮。該人士稱,除了白云山之外,天士力等一些醫藥企業也開始籌劃在文山建立三七種植基地。
根據天士力2009年年報顯示,此前天士力已經實施了三七等藥材的資源戰略儲備,有效將低了藥品價格波動對成本的影響。據了解,天士力目前大概有3年的三七儲備量,“而且在復方丹參滴丸中,三七畢竟是輔藥,用量不多。”天士力宣傳部人士表示。
但是陳老板告訴記者:“天士力正在與我們這邊溝通,打算同我們簽署戰略協議。”
除了白云山與天士力,在2009年底,云南白藥也與文山州政府簽訂合作開發戰略協議,以提高三七產業資源規模開發的效益。證券分析人士認為,通過該協議,云南白藥基本控制文山州70%的三七原料供應。
廣東康美藥業的行動則更早一些。康美藥業2008年報顯示,2008年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0.03億元,2007年為1.62億元。公司稱,2008年該公司大量采購三七等名貴藥材,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減少主要是中藥材采購量增加所致。
坊間流傳的消息稱,2008-2009年,康美制藥囤貨2000多噸,幾乎吃下了文山州40%的貨源。這則消息,使得康美藥業的股價也跟著一路上漲。最近幾個交易日,其股票價格連續漲25%。
為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康美有故意囤積三七炒作的嫌疑。崔院長則表示,康美很早就來文山收購了。“從2007年到現在大概收了2000-3000噸吧,現在估計庫存也不多了,但也影響不了市場。”崔院長說。
產業鏈隱憂
三七價格的不斷上漲,也引起了藥企以及相關人士的擔憂。
資料顯示,三七是我國中藥的主要原料,像云南白藥、昆明制藥、天士力、白云山及片仔癀等知名中藥都是以三七為主要原料制成,如復方丹參片、復方丹參滴丸等。
白云山是全國幾個三七用量較大的用戶之一。白云山和黃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每年白云山用掉的三七大概有800到1000噸。“由于我們國家在農業政策方面并沒有對藥農進行補貼。因此,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中藥材的供應就下降了。去年我們儲存了很多,維持今年的生產沒有問題。”該人士表示。
崔院長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在我國基本藥物目錄的102種中藥中,有差不多10種中藥成分中含有三七。如果價格上漲,那么不僅會影響藥企的生產成本,甚至可能會影響到藥物的質量。
“藥品零售發改委控制的還是比較嚴的,一瓶中藥可能連一塊錢都不到,如果成本這樣繼續上漲下去,就會造成成本倒掛。那么,肯定會有一些企業不再生產這樣的藥品,有一些企業則會偷工減料。”上述白云山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但該人士表示,目前為了平抑價格,國家應該制止市場上對三七的炒作,呼吁發改委對含有三七的藥品的價格應該有所重視。
崔院長則對產業鏈上游的三七種植產生了擔憂。如果炒作繼續下去,肯定會導致農民未來大范圍種植三七,這樣總有一天價格會暴跌。
“價格的大起大落對于整個產業鏈都不是一件好事。”崔院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