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引入德意志銀行高管 曾任兩屆政協委員
4月19日,工商銀行董事會通過了聘任張紅力為該行副行長的議案。張紅力原是德意志銀行亞太區總裁,其任職資格尚需中國銀監會核準。此前,工行副行長牛錫明調任交行行長。
工行當晚公告稱,董事會認為張紅力熟悉國際金融市場和國內情況,具有豐富的國際銀行管理經驗,對其加入工行表示歡迎。
德意志銀行隨后也發文確認,稱張紅力的此次任命是中國首次從外資銀行延攬人才出任國有大型銀行高管。
一外資投行人士認為,公告所述之聘任張紅力的理由比較客觀全面。他指出,工行自兩地上市以來一直努力開拓國際業務,張紅力能帶給工行的不僅是國際化銀行管理經驗,也有較為龐大的國際業務資源。同時,張紅力亦熟知“中國國情”,擁有良好的政府關系和國內客戶關系。
通過近兩年來的收購兼并和新設,工行在亞洲的布局已經基本完善,業內人士猜測,工行下一步有可能拓展歐洲業務。而在這方面,張紅力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
現年45歲的張紅力被認為迥異于同時代的其他投資銀行家。
和那些大多數在上世紀80年代留學美國,歸國后在不斷增多的跨國大生意中扮演關鍵角色的投行家們不同,張紅力在哈爾濱長大,1981年進入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習農業科學。畢業那年,他19歲。但他并沒有在農學方面繼續深造,而選擇了去加拿大阿爾波特大學攻讀生物和遺傳學碩士學位。
1989年獲得生物遺傳學碩士學位后,張紅力轉學MBA,并自1991年7月起在美國惠普總部做了3年多財務經理。張一直強調,回過頭去看,企業運營的經驗,也使他后來與不同行業的企業打交道時有底氣。
1994年7月,張紅力初次踏入銀行圈,時任英國施羅德國際商人銀行董事兼中國業務主管,1998年6月起任高盛亞洲執行董事兼北京代表處首代。2001年任德銀大中華區主管、亞洲區副董事長兼中國區主席。
2004年10月起,張紅力擔任德銀環球銀行全球管理委員會委員、亞太區總裁,負責德意志銀行亞太16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在內的投行和商業銀行業務,打破了過去西方人對國際金融機構管理的壟斷。
不是科班出身的張紅力,卻將德意志銀行亞太業務發展得有聲有色,獲得業界高度認可。
甚至德銀全球CEO約瑟夫·阿克曼對張紅力只提出一個要求——讓德銀的所有業務都在亞洲獲得相應的地位。至于采用什么方案去做到,完全由張自己決定。
張紅力并沒有特別顯赫的身世,但他卻是第一個以跨國公司高管身份參政議政的代表,是第十屆和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