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色公司百強榜發布 民企占據半壁江山
國內首份關注商業可持續榜單問世
民企占據“中國綠色公司百強榜”半壁江山
據騰訊財經 23日的2010中國綠色公司年會上,由道農研究院和《綠公司》雜志推出的“中國綠色公司百強榜”正式問世,這是國內推出的首份關注商業可持續的企業榜單。
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執行主席劉東華介紹,“中國綠色公司百強榜”以“推動商業可持續”為使命,力求通過推薦在中國綠色轉型方面最具眼光、最具責任擔當和行動能力,并通過綠色變革獲得巨大收益的綠色領袖企業,鼓勵更多的企業以綠色創新引領中國經濟的結構轉型。
同日面世的《中國綠色公司百強報告》顯示,入選榜單的100家企業,2008年營業收入總額約為4.58萬億元人民幣,占當年中國GDP的七分之一強;專利累計申請總數超過12.6萬件,具有強大的研發能力;更引人關注的是,與社會上關注已久的“中國企業500強”不同,中國綠色公司百強企業中民營企業的數量超過了半壁江山,占到53%,外資企業占到30%,國有相對控股企業僅占17%。“以商業力量和市場力量推動良性生態打造,成為中國綠色公司百強企業的主要特征。”道農研究院首席專家楊鵬表示。
100家中國綠色公司中,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業在綠色轉型上也呈現出不同特點。道農研究院總裁程虹介紹,驅動民營企業實施綠色轉型戰略的主要因素來自于市場壓力、企業家價值觀的轉變,以及公司領袖團隊有遠見的領導力;驅動國有相對控股企業實施綠色轉型戰略的因素,主要來自于政府政策和承擔社會責任的外部利益相關方的要求;而外資企業在華推行綠色戰略,更多的表現為跨國公司整體戰略的延伸和新商業機會的利用。
道農研究院研究員張凱文介紹,綠色公司百強評選有一些基本的入圍條件,它們包括1. 在中國境內注冊的獨立法人,包括外企、 國企和民企及混合所有制企業;2. 連續經營滿5(含)年以上;3. 2008財年營業收入不低于10億元人民幣;4. 市場地位或總體影響力處于行業前10位,行業分類標準以證監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為標準;5. 企業在打造良性社會生態和環境生態方面有明確的承諾和政策,并取得了可考察、可核實的業績。經濟實力,環境責任承擔,社會責任承擔是系列評選指標的三個核心價值。
包括東風汽車集團、中石油、神華集團、中國五礦、華潤集團、長虹公司、豐田公司、惠普公司等國內外大企業并沒有出現在這份榜單之中。記者了解到,綠色公司百強評選設定了一些嚴格的排除標準,例如不包括在經濟、社會、環境等方面發生重大爭議事件,性質惡劣,社會影響大,企業危機應對管理不利的企業,不包括煙草、軍工行業的企業,不包括鐵路、電力、公用事業部門中完全國家壟斷、未市場化的企業,不包括既沒有發布社會責任報告,也沒有公開渠道披露與社會環境相關信息的企業等等。
許多大企業落選的理由也各不相同。豐田落選是因為召回門事件。惠普落選是因為電腦質量門事件。中石油落選,是因為中石油員工受賄事件。東風汽車集團落選,是因為其下屬的東風商用車車架廠等向水體排放的污染物超標。長虹落選是因為2010年披露的業績造假、虛增銷售收入50億事件。中國五礦落選是因為中國五礦下屬礦山非法排尾污染環境事件。華潤落選是因為其下屬華潤電力CCI海外“賄賂門”事件。
中國綠色公司評價項目由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于2007年5月啟動。第一屆和第二屆的中國綠色公司年會上,已經評選出中資、外資綠色公司標桿企業各20家,基本囊括了在中國境內運營的,在綠色經濟方面表現優異的行業領軍者。經過兩屆的工作,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在評選標準、流程、專家選擇及樣本數據方面積累了資源。2010年,中國企業家俱樂部決定在前兩屆基礎上擴大評選范圍,設立“中國綠色公司百強”評選項目,今后每年的“中國綠色公司百強榜單”都將在當年的中國綠色公司年會上發布。
經道農研究院、《綠公司》雜志在1500家中、外資知名企業樣本中嚴格遴選,通過網民投票、專家評審委員會評議、組委會審定,最終評審出100家在“打造良性生態贏得可持續競爭力”方面有卓越表現,在促進中國低碳經濟轉型、推動社會綠色變革進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