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等多地現“早熟女嬰” 衛生部直接介入調查
“圣元奶粉的檢測由中國最權威的檢測部門中國疾控中心在做,結果可能會在周末出來。”衛生部相關部門對本報表示
衛生部已經直接介入調查“奶粉疑致嬰兒性早熟”事件。
新華社昨天的報道透露,繼武漢有3名女嬰被發現有“性早熟”癥狀后,近日又有河南鄭州、廣東廣州、湖南株洲等地多名女嬰被發現乳房長有硬塊,被認為具有“性早熟”的特征。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昨天從有關渠道獲悉,為盡快回應公眾的疑問,衛生部改變此前責成地方核查“奶粉疑致嬰兒性早熟”事件的決定,明確表示直接介入事件調查。目前已經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牽頭,成立由內分泌、兒科、婦幼、食品安全等領域9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會同有關地方,對嬰兒性早熟個案進行專題研究,并就此展開了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女嬰患病與食用奶粉之間的關聯。
據新華社報道,應湖北省要求,衛生部已直接委托有關技術機構對湖北省從患兒家中和市場上采集的相關奶粉樣品進行檢測。
“圣元奶粉的檢測由中國最權威的檢測部門中國疾控中心在做,結果可能會在周末出來。”衛生部相關部門對本報表示。
在結果出來之前,關于奶粉是否允許含有激素依然不斷被熱議。
“無論是人乳還是牛乳,都會含有非常微量的性激素,但是從研究結果看,人乳當中差不多每毫升15納克,正常牛乳大概是每毫升0.32納克~18納克。人乳含性激素的這個微量,遠遠大于牛乳。”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教授楊艷玲在接受本報電話采訪時表示。
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近日則明確表示,奶粉里不允許檢出雌激素。
據有關專家介紹,現代牛奶中的雌激素包括內源性雌激素(即奶牛本身產生的雌激素)和外源性雌激素(即應用于奶牛發情和泌乳的雌激素),但目前普遍認為在規范用藥的前提下雌激素藥物殘留量可忽略不計。“所謂的不允許檢出雌激素是指不能檢出人為添加的合成雌激素物質。”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研究員王樹槐解釋說。
多少激素含量才是安全的呢?記者發現,在新近制定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乳粉(GB19644—2010)》中,并沒有提及關于雌激素的檢測項目。
“自從有了內分泌這個學科,兒童‘性早熟’數量一直處于一種常態,并沒有出現過突然增高的現象,但是有一個現象是有的,就是兒童的青春期提前,這跟當前的營養狀況有關。而單純乳房增大不能算是性早熟,性早熟是一種疾病,還必須有第二性征的表現。”楊艷玲告訴記者。
“如果是真性性早熟,應該去查孩子本身的疾病,比如腦子或者卵巢或睪丸的問題,尋找病因,如果找不到病因,再去查一下孩子的飲食結構。而單純性乳房增大,大部分孩子會自然消失,假性性早熟,只要把飲食結構放寬,也是可以自行消失。”楊艷玲表示。
有研究發現,當母體開始泌乳后,注射雌激素會對排乳反射產生影響從而抑制泌乳。
如果上述研究結果成立,那人為添加雌激素,在奶牛生長期只能讓奶牛的乳房組織增生,對分泌乳汁的組織起不到作用。而到了泌乳開始后,如果使用雌激素非但不能刺激奶牛增加泌乳量,反而會因為對排乳反射的影響而造成奶牛斷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