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抱團”打新11股 錯失“最牛”新股
中報行情越演越烈,機構“打新”的如意算盤也逐漸浮出水面。據記者統計,在今年二季度新上市的公司中,已經公布半年報的個股共有11家獲得眾機構的重倉進駐,其中包括了醫藥生物、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個股。由這部分公司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來看,機構這次“抱團作戰”收獲豐厚。但機構在斥資豪賭的同時,也“走寶”了二季度最牛的新股,錯失了獲取暴利的良機。
“抱團”打新11股
機構的“打新”熱此起彼伏。從日前披露的上市公司半年報中可見,如今新股的二級市場上門庭若市,其流通市場上也不乏社保基金、私募資金以及險資等機構。
據記者調查,今年4月至6月新上市的公司共有84家,其中已經披露半年報的公司有34家。記者調閱了這34家公司的流通股東名單資料,其中有11家公司獲得機構10%持股比例的“抱團”建倉。如三聚環保(300072)的機構持倉比例為32.21%,排在二季度機構持倉新股的首位。位居次席的海康威視(002415)也不遜色,獲得機構近30%股權的進駐。其次,碧水源(300070)、夢潔家紡002397)及數字政通(300075)等新股也都贏得機構20%以上的強勢入主。這11只新股共同分獲了二級市場上的這一場盛宴。
而從行業板塊來說,醫藥生物、信息技術以及電子產業成為機構二季度打新的“寵兒”。在二季度機構持倉新股的前十名名單中可見,醫藥生物個股占了3個席位,信息技術和電子產業共占據4個席位。而這部分公司中不乏赫赫有名的新股,比如曾經的第一高價股海普瑞(002399),其以11.26%的機構流通股比例排在第9位。
為何機構會“鐘情”于醫藥股和信息技術行業?有分析人士指出主要是受政策消息的影響。醫藥板塊上半年的優異表現,來源于較好的業績表現以及大市不好所帶來的醫藥股避險效應。而信息技術行業方面,受到《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有望在8月完成初稿的利好刺激,機構也紛紛建倉此板塊的個股。
記者發現,機構在二季度打新時都選擇了扎堆,這種“抱團取暖”的方法令新股的股價在短時間內急速上漲。
以三聚環保為例,流通市場上在匯添富基金4個投資產品的帶領之下,上投摩根、天弘精選等基金攜手占據了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的全部名額,這幾家基金公司合共持有三聚環保32.21%的股份。而碧水源不僅獲得了華夏基金的垂青,也吸引了匯添富、景順長城等機構的進駐。而這兩個新股在二級市場上也頻頻告捷,其中碧水源上市以來股價已經上漲近55%。
“走寶”最牛新股
然而,機構也有打錯如意算盤的時候。記者統計了二季度漲幅榜的新股,發現部分牛股卻被眾多機構“遺忘”,而機構也因此錯失了獲取暴利的機會。
在二季度上市的新股中,南洋科技(002389)以漲幅96%成為最搶眼的上市公司,當之無愧成為最牛新股。在上市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南洋科技從發行價30元,到昨日收盤的59.72元,公司的股價已經翻了一番。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新上市的牛股,其流通股東名單中卻沒有機構的影蹤。
此外,錯失尤夫股份(002427)也令機構再一次與牛股失之交臂。這家在6月初上市的公司,其股價在不到一個月的交易時間里已經上漲近39%。同樣地,在公司的流通股東名單中也鮮見機構的身影。
雖然機構在二季度打新的時候也有失誤,但其投資收益也是有目共睹的。根據記者的調查,在上述機構重倉的11家新股中,僅有兩家是現價低于發行價的。也就是說,機構在打新這場豪賭中還是嘗到了獲利的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