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黃對決國美新股增發 張大中或巨資助“黃”
黃光裕陳曉對決
騰訊網訊 盡管國美電器16日公告稱“暫不增發新股”,但這一事關增厚還是攤薄持股比例的重大問題,顯然還未塵埃落定,并再度引發了陳曉與黃光裕家族的激戰。市場對國美公告的普遍解讀似乎是其董事會對增發計劃予以了否決,不過分析人士指出,“暫無計劃”并不等于廢止計劃,個中玄機暗藏。
陳黃對決不可避免
公開資料顯示,國美電器增發20%的權利是由股東周年大會通過并授權給董事會的,10%傾向于貝恩資本接手,另外10%正在尋找一家或多家機構投資者來接。8月4日,陳曉與黃光裕公開決裂,國美電器董事會高調反對黃光裕的各項動議。根據香港上市公司的有關法律,國美董事會必須在21天之內,也就是8月25日之前明確表態是否同意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如不同意,擁有33.98%股份的大股東黃光裕也擁有足夠的股權另在21日之后自行組織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從這個角度說,8月底或者9月中旬,陳黃在臨時股東大會上的對決已很難避免。
“暫不增發”只是緩兵之計
國美電器2009年年報顯示,國美電器已發行總股本150億股,其中黃光裕名下有51億股股份。一旦國美增發20%即30億股,總股本將達到180億股,若黃氏家族不參與增發,其股權將被攤薄至28%,同時如果貝恩資本全額認購一半的增發股份,加上其所持可轉債全部轉股可增加5%持股,那么現持股1.47%的陳曉及10.81%的貝恩資本合計持股達27.28%。28%VS27.28%將是一個力量趨于均衡的較量。
而眼下,陳曉一方直接持有的股權僅為黃氏家族1/3略多,對增發新股以增加己方股比并稀釋大股東股份,陳曉陣營顯然有足夠的動因,否則要依托爭取機構和公眾股東對抗黃氏難度將大幅增加。
據稱,上周已經有一些機構投資者接到了陳曉的詢問,想了解他們是否會參加增發。而對于表示“暫停”的公告,在分析人士看來,一是為了麻痹對手的緩兵之計,二是為了暫時穩定股價。自8月4日以來,國美電器股價下跌21%,公司總市值下降至329.7億港元,在此期間市值縮水逾90億港元。
張大中巨資援助黃光裕?
黃光裕動議中的一條核心內容即是取消新股增發計劃,不過畢竟事前股東年會已經通過這一計劃,一則暫停增發的公告顯然不足以讓資本市場上的大玩家刀槍入庫,為陳曉主導的國美董事會可能隨時啟動新股增發“突襲”,黃氏家族正緊鑼密鼓籌集彈藥。
以近30個交易日國美電器收盤均價每股2.6港元計算,增發30億股可以募資78億港元,如果黃光裕參加增發,那么按持股比例三成計算,需調動資金23.4億港元。18日,有私募投資基金經理對外界透露,黃光裕家族在老家潮汕籌得了近20億元的資金,即便國美電器近期不增發,20億元資金也可以在二級市場增持,以提高股權。
幾乎同時,更具傳奇色彩的市場傳聞迅速傳開:大中電器創始人張大中也有意解囊相助,為黃光裕提供數億元借款,一年免息。戲劇性的是,曾幾何時,國美與大中在北京慘烈廝殺,雙方創始人黃光裕與張大中為此結怨甚深。2006年4月,有意退出江湖的張大中與永樂電器董事長陳曉定下合并“婚約”,當時國美雖出價最高,但張大中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大中電器不能賣給國美,因此寧愿選擇出價更低的上海永樂。不過,此時陳曉已與黃光裕密謀,3個月后,永樂并入國美,大中差點就被國美曲線并購,老到的張大中沒能算過陳曉,雙方就此結下“梁子”。
2007年年底,黃光裕最終以36.5億元的高價從報價30億元的蘇寧口中拿下大中電器,這個價格讓張大中覺得“頗夠意思”。如今以這筆巨資成立了投資公司的張大中,再聯手黃光裕對抗“共同的對手”陳曉,并非沒有可能,不過張本人尚未出來證明真偽。
另有接近黃系人士透露,黃光裕家族方面目前還在與前50大投資機構進行溝通,以期在臨時股東大會獲得盡可能多的支持。目前,國美的機構投資者主要有三類,一類是機構直接持有,一類是代客理財,一類是經紀業務。據國美電器披露的資料顯示,國美當前約有近180個投資機構股東,占股44.84%,前50大機構持有數超過40%。事實上,儲備足夠多的資金和機構支持,這將是臨時股東大會上,陳黃對決的生死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