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票造假成潛規則 36家企業遭處罰露出冰山一角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 9月20日,有36家違規航空運輸銷售代理企業遭到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的處罰,據說造假已經成為了機票代理行業里公開的秘密。
首先簡單說一下電子機票,2006年6月1日,中國民航成功推出電子客票,取代了紙質機票,并以行程單作為報銷發票。從理論上來說,使用電子客票后,機票數據庫(機票信息)與行程單數據庫(發票信息)可以緊密地連接起來,能實時、準確地監管,任何一個發票信息與機票信息不符的情況都難逃計算機的檢查。但是2010年,審計署對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審計時發現,虛假機票行程單報銷情況嚴重。據了解北京、哈爾濱兩地的23家航空代理售票點,發現電子客票行程單造假在機票銷售代理行業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成為其獲得“超額利潤”的捷徑。
“仿打”是航空公司常用的造假手段之一!"仿打"即平推套打,乘機信息脫離了系統監控,被直接印刷上去!敝袊裼煤娇站诌\輸司市場監管處處長廉秀琴說這樣的行程單就是假發票。根據中航協調查結果,目前虛假電子客票行程單有以下四種情形:第一是,機票是真的,乘機7天之后,再要求打印的行程單是假的,報銷不了;第二種是機票銷售代理點為獲得高利,用正規的行程單平推套打,實現修改真實機票的價格,如代理點購買的是三折機票,卻開出全價機票收取票款;第三種最惡劣的是,票販子出具假的行程單,騙取錢財后,為消費者辦理退票或干脆不預訂機票,導致消費者無法乘機;此外,還有一種就是“造假主體”為消費者本人,他們要求機票代理機構出具假行程單,以換取更多差旅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