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蔚華出席“哈佛中國論壇” 促銀行轉型
據中新社波士頓 (記者 魏晞)中國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9日出席在美國波士頓舉行的“哈佛中國論壇”,這位一貫妙語如珠的“明星銀行家”在當天上午的發言中表情嚴肅地指出,在過去三十年中支持中國銀行業發展的傳統方式今天已經難以為繼,中國銀行業的轉型事關“生死存亡”。
正在美國著名常青藤大學哈佛舉行的“哈佛中國論壇”是北美地區規模最大的中國主題年度會議。馬蔚華在當天上午的主旨發言中表示,盡管中國銀行業過去三十年的發展令全球側目,但必須清醒地看到,中國的銀行業增長仍然依靠傳統模式:過度依賴信貸增長,收入主要依靠利差,成本投入過大,多年來“傍大戶”卻忽略中小企業需求,這種增長方式現在已經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
馬蔚華說,挑戰來自三個方面,包括外部環境、約束條件和社會需求的變化。隨著這些條件發生變化,中國銀行業現在賴以為生的獲利來源都將改變,因此盡管轉型“痛苦而艱難”,但墨守成規絕對沒有出路。他將招商銀行在短短24年間從一家只有億元資本金、三間房和二十多名員工的小銀行,發展成為中國第六大商業銀行,歸功于兩次轉型。馬蔚華說,中國商業銀行與西方銀行的差距,不在產品或者服務,而在“管理”二字,因此作為銀行的管理者,應該有能力“比別人早三五年發現新的需求”,從而更新理念,及時轉型。
馬蔚華強調了自己對“好銀行”的理解:好銀行不是風險越低越好,而是在一定風險和收益之間找到最好的平衡點。他認為,中國銀行業需要金融創新,但也必須從美國的金融危機中吸取教訓:既要避免重蹈覆轍,也不能因噎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