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汽車終端庫存或升至168萬輛 經銷商面臨洗牌
隨著車市連續數月低迷,終端經銷商庫存也在不斷攀升,庫存周期從40天、50天攀升至60天,經銷商周轉資金水漲船高,有的已經接近七八千萬元,與之相對比,大多數整車制造廠的擴產計劃仍然沒有“剎車”的跡象。有業內專家預言,如車企繼續加大發車量,國內部分規模較小的汽車經銷商有可能遭遇資金鏈斷裂的窘境。
“水漲船高”的庫存
按照行業慣例,只要經銷商庫存量保持在一定合理區間,就比較安全,這個區間的大致范圍是當月銷量與庫存量的比例為1:0.6~1:1.5。
而記者從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汽車市場采訪獲悉,大多數汽車品牌庫存深度已經從去年的1:1提升至1:1.2,有的甚至達到1:2。
另一個衡量庫存的指數是庫存周期,一般如果超過60天,便已接近庫存上限。但記者采訪發現,長安福特、一汽大眾、東風本田、北京現代等汽車企業的經銷商庫存周期在25~60天不等,且均有周期逐漸拉長的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品牌庫存壓力普遍高于合資品牌,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總經理遲亦楓表示,根據他對亞市部分經銷商的統計,相比合資品牌,自主品牌車型庫存更高,有些自主品牌經銷商的庫存周期已經超過了60天。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咨詢中心主任徐長明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認為,自主品牌每次受政策調控影響都最大,已經成了慣例,“最近這10年出現3次調控,2004年、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和今年,一方面原因是自主品牌綜合競爭力弱于合資品牌,所以抗打擊能力就比較弱,另一方面是合資品牌計劃剛性太強,銷量下降的時候輕易不減產,市場好的時候往往也跟不上市場的增長,他們經常會在高增長的時候喪失機會,自主品牌迎頭趕上。”
庫存給經銷商帶來壓力顯而易見,以一輛新車占用10萬~20萬元資金計算,100輛庫存車占用的經銷商資金就達到1000萬~2000萬元,而據記者調查。
在車商普遍靠銀行貸款維持運轉的情況下,這樣的壓力顯然是難以承受的。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副總經理顏景輝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亞市里有30%的經銷商出現虧損,有50%的經銷商經營處于維持狀態。
相對于經銷商庫存,整車企業庫存暫時讓人松了一口氣。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整車企業庫存為63.54萬輛,比2010年年底下降17.13萬輛,且呈現庫存逐月下降的趨勢。
中汽協秘書長董揚認為,企業庫存低是因為行業整體增速大幅回落,企業積極應對,因此庫存下降明顯。但他在接受其他媒體采訪時表示,如果算上運輸途中以及市場終端的庫存量,整個市場庫存應該是6月乘用車銷量的1.5倍左右。按此計算,6月中國乘用車銷量112.2萬輛,整個行業的庫存可能已經達到168.30萬輛。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每月也會對全國汽車經銷商進行庫存抽樣調查,并已經建立起庫存預警體系,根據已完成的數據,今年一季度超出正常庫存指數的品牌有三家,即北京奔馳、華晨寶馬和廣汽本田。
其中,廣汽本田雖然超出1.5倍的正常庫存量,但超出不多;而作為包含有大量進口車的奔馳和寶馬品牌的庫存指數均超過了1.5倍的臨界點,甚至超過了兩倍,庫存壓力明顯。
廠家施壓
對于車市的急剎車,各大廠商顯然沒有足夠的準備。今年年初,絕大部分廠家都制定了一個比較高的產銷目標。據統計,國內排名前12位的主流汽車廠家今年的產銷計劃總和已接近1900萬輛,再加上其他上百家體量較小的公司以及主營業務為商用車的公司,總產銷目標超過了2200萬輛。
而在整體車市銷售低迷的情況下,大部分主流廠家仍在堅稱“年初制定的產銷計劃不變”,只有本田將今年在華銷量目標從73萬輛降至65萬輛,馬自達把全年目標下調8%。
從目前的情況看,如果市場不能逐步轉暖,可以預見,多數汽車企業為了完成今年剩下的銷售任務,下半年車市的競爭將更加白熱化。從7月份的車市看,市場已經籠罩在價格戰的氛圍中。
記者在終端采訪發現,優惠促銷活動的車型幾乎涵蓋了市場上的所有細分市場和絕大多數車型,據不少經銷商反映,7月份優惠幅度比5、6月份大很多,某些20萬元左右的中高級車17萬元左右便可買到。
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下半年的利空因素多,一是對通脹的預期令消費者出手謹慎,二是油費、停車費等養車成本的增加,讓購車者覺得壓力大,部分人因此放棄購車計劃。
但也有業內人士對車市庫存攀升表示可以接受,即使以當前市場庫存300萬輛計算,全國汽車經銷商超過3萬家,平均每家經銷商的庫存100輛,對于大部分經銷商來說并不算高。
經銷商對策
可是,車市出現結構性回調,大部分業內人士對后五個月車市走向并不樂觀。徐長明認為今年市場增速下滑是政策回調,今年車市增長率也不會太高,這是個主要因素。他提醒廠商,對此應該有所準備。
如果銀行信貸進一步緊縮,銷售不旺帶來的高庫存壓力將可能導致汽車流通企業的洗牌,一些規模較小的經銷商容易被規模較大的經銷商吞并。目前龐大、中升等汽車經銷巨頭都在大幅融資擴張,受到威脅的首先就是抗風險能力差的小經銷商。
與此同時,汽車經銷商的經營成本也在不斷增加。據一位經銷商透露,一般一家經銷商需要3000萬~5000萬元的流動資金,這其中70%左右是銀行貸款,“去年信貸環境相對寬松,汽車經銷商的經營成本不是很高,但今年銀行信貸緊縮,經銷商的銀行貸款需要支付的利息不斷攀升,經營成本不斷增加。”
為此,英孚思國際信息咨詢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郎學紅接受采訪時認為,通過已經上市的汽車經銷商的分析可以看出,新車銷售對于所有經銷商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占到了整個業務收入的八成甚至是九成,從利潤構成來說,新車銷售要占到50%或略高,所以新車銷量從20%以上的增速一下回落到個位數,對經銷商的盈利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如果誰能在后市場挖掘更多的機會,對于經銷商來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把整個價值鏈往后移,這是所有流通企業現在要做或者是過去幾年就應該著手推進的,提高在后市場的收入、利潤貢獻度是車市走低的情況下的生存之道。”郎學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