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故事:從傳銷騙子到富翁孵化師(圖)
天佑吉運總經理方錫雨在廈門天竺巖寺祈福誤入傳銷:背上騙子惡名
1996年,一個人的出現,改變了方錫雨的人生軌跡。
方錫雨白天穿梭于旅游車內,晚上跑到大排檔去賣雜志。他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賣雜志是為了生存下去,心里憋著勁,暗暗地尋找機會。
勤奮、悟性、堅持,是方錫雨走向成功的三大法寶。他甚至不用看書,用手一摸就知道是哪本雜志,什么內容,很多顧客感嘆這樣的能力和口才,做個雜志小販太可惜。
“明天你不用賣雜志了,到我公司來上班。”在大排檔賣書時,方錫雨遇到了一個戴眼鏡的儒雅男人,聲音渾厚充滿力量。
這個人,在中國傳銷界舉足輕重,主動放棄市政府秘書職務創業。他的出現,改變了方錫雨人生的軌跡。
“我的運氣來了,終于有人發現我……”方錫雨非常激動,這個人有內涵、有人品、有水平,正是自己心目中的伯樂。
“雖然當時我沒什么錢,但在老家口碑非常好,大家都非常信賴我,回到湖北老家很多人愿意跟著我干。”
1998年,風云突變,國家開始打擊傳銷模式。
猶如當頭棒喝。方錫雨剛做到高級經理,每月能拿四、五千元,團隊吃吃喝喝下來,非但沒什么積蓄,反而負債好幾萬。
在鄉親們眼里,方錫雨就是一個騙子,說什么也不再相信,集體討要血汗錢。方錫雨沒有逃避,一一寫下借條,發誓還清本不應該由他承擔的債務。
這次傳銷經歷,方錫雨不僅沒賺到錢,還從此背負起“騙子”的罵名。也正是這段經歷,讓他因禍得福,學習了到如何規劃人生、如何實現夢想。
再闖海口:組隊金花拼市場
1998年3月,方錫雨第二次踏上南下的火車。隨身的編織袋里,僅有幾件換洗衣服。人生如同呼嘯前進的列車,已經錯過不少希望的路口。
回到海口,方錫雨重操舊業賣雜志,依舊在旅游車與大排檔之間穿梭。
“你這個臭賣書的,誰跟你談朋友啊!”這句話,深深地刺痛著方錫雨,28歲一直沒能成家。盡管賣雜志一天能賺個二、三百元,但依然感覺沒有社會地位和做人的尊嚴。
只要賺夠兩天的生活費,方錫雨就跑出去尋找機會,不遺余力地推銷自己,希望能找到伯樂。
有一天在旅游車上,一個慈眉善目的中年婦女朝著他微笑,儀態端莊雅致,好像“仙姑”一般。
“小伙子,看你很面善,很有福相,現在吃點苦不要緊,堅持自己的原則,一定要造福更多的人,善有善報。”一個萍水相逢的人如此激勵自己,方錫雨把每一個微笑、每一句話刻進了心里。在心田埋藏了16年,直到后來在東南亞看到“天佑吉運”品牌,了解其由來之后才恍然大悟。
方錫雨終于發現了自己的舞臺。當年做傳銷時的一個同事,任職云南中州制藥海南分公司市場經理,先后請了20多個業務員,但一直沒有打開市場。產品非常好,一個月卻賣不出去一瓶,肯定是營銷出了問題。
這個產品對治療螨蟲很有效,詳細了解產品功效后,開拓市場的初步構思浮現出腦海。
方錫雨什么人都沒要,只挑選了五個女促銷員。在一家美容院門口租擺了一個柜臺,買了一臺顯微鏡檢查螨蟲,然后領著五朵金花滿街發傳單。一個月過去,產品僅僅賣出5瓶,賺的錢還不夠發工資。那時候,銷售人員只有銷售提成,而方錫雨承諾了個人負擔底薪。
年關臨近,方錫雨瞞著姐姐,把寄給家里過年的錢偷偷發給了五朵金花。他總結了失敗教訓,首先是美容院人流量不夠,第二是五朵金花沒有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營銷,要賣產品,更要治好顧客的病。他馬上調整戰略,找到海口DC商業城,這是一家人流量很大的商場,轉租了僅容放下一部顯微鏡的柜臺角落,然后穿上白大褂做診斷,第一天就賣出了五瓶。
“借助道具,被動營銷,對人真誠”,是方錫雨席卷市場的三大法寶。
銷售做得風生水起,算起來每月可掙上萬元,在那個年代可是天文數字,中州制藥將其招為正式員工,底薪500元。這樣,每月干同樣的活,只能拿到以前1/3的工資。方錫雨并不在乎,看中的不是眼前工資,他有更長遠的計劃。
“老方,你怎么把一個競爭對手帶到公司來,你不怕他對你構成威脅嗎?”,方錫雨引薦了同在商場做磨刀器銷售的小朱到公司,有人覺得他太傻。
1998年底,分公司老板提議方錫雨獨當一面,回家鄉武漢發展市場,他沒有答應,覺得自己還沒鍛煉夠,因為自己的目標是做老板。
如何當老板?不僅要學習老板的優點,更要看到老板的缺點。方錫雨成了員工和老板之間的調和劑,同時毫不保留地分享自己的銷售經驗。有同事私下提醒,傳授自己的經驗會直接影響個人的銷售業績。可方錫雨認為,做老板就要有一顆包容心,把自己的經驗傳授出去,可以不斷地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