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雀巢壟斷奶源克扣奶農 私劃等級壓價
多個收奶流程未封閉
在農業部政策推動下,當前全國都在大力推進機械化擠奶,黑龍江省也是機械化擠奶率相對較高的省份,但雙城市卻例外。
在雙城鎮奶農老李把奶送到奶站之前,記者親眼目睹了他近兩個小時的傳統手工擠奶過程。老李準備好三樣工具:自制的小木凳、裝著井水的盒子、紅色的盛奶塑料桶。他沒用毛巾和消毒液,直接用手從盒子里面蘸了水,給奶牛洗完乳頭,開始擠奶。約10分鐘,擠完了一頭牛,他轉身將紅桶提到院子,把奶倒進送奶用的奶罐里。奶罐開口處,放著一塊布,用于過濾擠奶過程中掉下的牛毛等雜質。
臨近傍晚,老李擠完最后一頭牛,把奶罐裝上自備的三輪車,送往承旭村奶站。在雙城市,像老李這樣用傳統的手工法擠奶并自己送給奶站的奶戶,不在少數。
記者了解到,作為黑龍江省養牛第一大市,雙城市還沒有機械化榨奶站。奶農認為,奶站是雀巢公司的,雀巢公司為了減少成本,不上機械化設備,讓奶農自己投入。在雙城鎮長勇村,幾個養牛大戶都是自己花錢買的二手榨奶機,奶戶說,一套新的設備七八千塊,買不起。
一位業內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雀巢公司所屬76個奶站,如果投資改造成機械化榨奶站,上了設備,每個奶站至少得追加投資100萬元,76個奶站就是7600萬。“雙城市的奶農分散在246個行政村,如果一個村建一個機械化奶站,投入更大”。
對此,李祖安說:“機械化榨奶有許多弊端,比如牛會得傳染病或疫病。”雙城市畜牧局副局長霍志宏說:“關于推行機械化擠奶,農業部2009年發過文,就雙城市沒執行。”
一部分給雀巢公司交售的鮮奶走了多個未封閉的流程:擠奶桶-送奶桶-奶站稱量桶-奶站奶池-奶站奶罐。記者在雀巢公司所屬的永支奶站看到,一位奶站人員拿著一個網,不停地從奶池中打撈著草末等雜質。
農業部全國奶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王鋒說,《乳品質量安全管理條例》規定,鮮奶擠出后,2小時以內必須降到4度以下。但記者發現,雙城雀巢的一些鮮奶并未嚴格遵守這一規定。
壟斷的背后
工作組攔截本地鮮奶外賣
雖然沒有機械化奶站,常年壓價、短秤收購,雙城雀巢公司卻一直壟斷著雙城市每日所產的1200噸鮮奶。
雙城市奶農反映,在2010年黑龍江省實施鮮奶收購政府指導價之前,雀巢公司給奶農的收購價是最低的,有時才1.6元一公斤。政府還阻止奶農把奶賣給外地企業,并曾由公安、畜牧等多部門組成工作組四處攔截。
雙城市畜牧局介紹,雙城市在2002年前后曾跟雀巢公司簽有協議,不準雙城市再建其他乳品企業,雙城市的鮮奶原則上必須交給雀巢。
雙城市政府部門幫助雀巢壟斷奶源的主要原因,是雀巢的稅收支柱地位。雙城市畜牧局介紹的情況表明:雀巢公司歷來是雙城市的納稅大戶,2004年雙城市全部財政收入5.8億元,僅雀巢就納稅3.7億元,占60%。2010年雙城總財政收入16.38億元,其中雀巢2.8億元,仍處于支柱地位。
事實上,雀巢給政府交的稅收,很大一部分來自奶農的損失。一位業內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鮮奶1公斤收購價比市場價低0.2元,雀巢收1噸鮮奶就節省200元,按一天收1000噸鮮奶計算,每天節省20萬元,一年節省7000多萬元。前幾年雀巢收奶每公斤比市場價低0.5元,那么其每年給政府的稅收,幾乎全部來自奶農。
政府入股企業領導任董事長
同時,雙城市政府還在雀巢公司擁有股份,雙城市前任市領導還是雙城雀巢公司的董事長。雙城市副市長文立恒告訴記者,雙城市政府占雀巢2.99%的股份。
在一個雀巢奶站的營業執照上,記者發現法定代表人是前任雙城市市長。
針對雀巢的經營模式,專家表示,雀巢利用給政府提供稅收和股份的方式綁架地方政府,壟斷奶源,克扣奶農,低成本運營,不僅違背了市場規律,也破壞了中國乳業的正常發展秩序。而地方政府為了稅收,甘當企業的“守財奴”,是明顯的行政錯位。雀巢模式應引起警惕,謹防這種模式被其他企業復制對我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