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海關報關先繳保證金 引業內"挪稅"質疑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進口商品,通關交稅,這是常識性的貿易規則。而最近,有北京聽眾給央廣新聞熱線400-800-0088打來電話,說自己在北京首都機場海關辦理進出口業務時,遇到了“交不成關稅”的情況,原本習慣的流程成了新的麻煩。這又是怎么回事?
“稅單”變成“保證金單”
小王說,自己在“報關公司”已經工作多年,這回遇到的事兒實在讓人撓頭。
王先生:今天不是16號了嗎,現在所有遞的單子,包括我們兩三天前遞的單子,13、14號遞的單子今天上午也都讓我們拿出來了。報關單正常是遞到海關去,打出稅單讓我們交稅,但他現在不讓我們交稅,讓我們改單子。
所謂“改單子”,是把原本該用來上繳關稅的“稅單”變成“保證金單”,先交一筆和稅款等額的保證金,過一斷時間完稅之后重新領取稅單,退回保證金。這個圈子一兜,小王說,整個流程一下子復雜了。
小王:這半個月,先讓我們以保證金的形式繳納,這樣得修改確認書、報關單、備案信息表,都得要公章的,這才能遞上去。如果要是打成“保金”的話,也得有備案信息表,三張報關單,得明年一月之后,才能以稅單形式上繳國庫。
麻煩接踵而至
在北京首都機場附近的海關大樓,整個二層密密麻麻排布著幾十個報關窗口,另一個大廳的小桌全部滿座,現場辦公人員說,每天在這里,大概有超過1000家“報關公司”辦理著近萬單進出口生意。手里握著大把單據的職業“報關人”們告訴記者,12月15日左右開始,他們就陸續得知今年年底前無法完稅,他們手中大量的《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也都換成了《海關保證金、風險擔保金、抵押金專用收據》,收款單位從習慣填寫的“中央金庫”換成了“機場單證”。
大家說,麻煩也接踵而至。沒有稅票,不能讓進口商直接享受“抵扣增值稅”的福利,是最直接的。
報關人:抵扣不了啊,拿不到稅單不能抵扣。對于我們來說,我得給他墊付,拿到稅單之后才能要回稅錢。
報關人:讓我們改,改的話我們又得準備單據,有的客戶不在北京,最少也得等兩三天,這樣一個星期就出去了。
拖延的時間,往會帶來更多的倉儲費用,一批幾噸的貨物一天的倉儲費用一般有幾千元。
報關人:算低的,有的4-10天是0.2-0.5元每公斤,11天的直接0.5-0.8元了。
“年底前走不了稅”
在報關處的“科長咨詢窗口”前,把報稅單據更改為“保證金”單據的手寫通知已經張貼,還不時有報關公司業務員因為“改成保證金”的疑問來咨詢。
其他客戶:我這是免表的個案,免不了保證金,我們根本就改不了。
其他客戶:我這都發了,才反應過來這問題。我跟他一樣,也是零關稅的,有增值稅,改成保證金?
很多貿易公司辦理進出口貿易都依托這種所謂的“報關公司”,看來這些“熟練工”也因此遇到了不小的麻煩。而這種先不交“稅”而先交“保證金”的做法,又是什么原因?同樣是在首都機場海關的報關窗口,掛著“值班科長”問詢標志的柜臺前,海關工作人員的答復也很簡單。
客戶:年底想要(交)稅能要稅單嗎?
通關科長:什么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