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彈射入女子右臉42年 被取出時已銹跡斑斑
經檢查,彈頭位于何文英右下頜骨喙凸內側,被周圍很多纖維組織包裹,子彈頭長約3.3厘米。42年前,一顆步槍子彈頭穿過木板射入已有7個多月身孕的何文英右臉太陽穴下方,在她的臉頰里‘沉睡’了42年。(郭娟 制圖)
42年前,一顆長約3.3厘米的步槍子彈射入何文英右臉太陽穴下方,彈頭呆在在她的右臉頰里。昨日,大坪醫院頜面外科專家將彈頭成功取出,這顆彈頭已銹蝕。彈頭雖在何文英右臉頰里呆了42年,卻沒對何文英造成嚴重傷害。
“太幸運了!”昨日下午,手術后何文英老人逐漸恢復意識。何文英的老伴熊榮幫說,他們家住四川瀘州市合江縣。1967年10月16日,正值“文化大革命”,因何文英當時已有身孕,夫妻倆就呆在家里。突然,一聲槍響,一顆子彈穿過木板飛進來。隨后,熊榮幫發現妻子右臉直淌血。他們以為子彈把僅把何文英的臉擦傷,就到附近的衛生院做簡單包扎。
此后幾天,何文英感覺右臉頰很痛,嘴巴也無法張開,不能正常進食。半個月后,何文英傷口不疼了,嘴巴也能正常張開了。一個月后,她生下了第一個孩子。何文英被子彈“擦”傷的事逐漸被遺忘。
1978年,何文英突然頭痛,去合江縣人民醫院檢查,才發現右下頜骨有一顆彈頭。當時醫療條件有限,盡管做了手術,彈頭還是沒取出。到今年,彈頭已在她臉頰里呆了42年。今年初,何文英感覺全身不舒服,右臉頰痛。5月10日,她住進了大坪醫院。
大坪醫院頜面外科對何文英檢查后發現,彈頭位于右下頜骨喙凸內側,被周圍很多纖維組織包裹。由于頜內動脈是給顱內供血,患者如果用力不當會大出血,導致腦梗塞,引起偏癱和腦部并發癥。昨上午,何文英被推進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