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歲老教師堅持寫日記近百年
- 在線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聞熱線:8222000 投稿QQ:449315
- 時間:2009-7-15 9:19:59 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如果不是成都市副市長傅勇林在上個星期“千名校長大練兵”結業典禮上提到她和她“百年日記”,李畹青為教育界所廣知的只是她102歲的年齡。這位百歲老教師從她讀中學開始就養成了每天寫日記的習慣,近百年來幾乎從未間斷。傅勇林說,這些日記如果細心整理,從中挖掘出成都教育百年變遷史和育人理念,將會是成都教育的一筆寶貴財富。
帶著尋寶的心情,記者來到了成都市鐵箍井街某單位宿舍11樓。李畹青老人帶著老花鏡,正在看雜志。
每天寫日記 現存近30本日記本
李畹青曾在成都第一女子師范求學,后畢業于國立高等師范。40年代,為紀念女子師范的創始人陸譯之,在女校校長的支持下,她在文廟后街辦起了“譯之托兒所”并任所長。新中國成立后,私立轉為公管,托兒所改名為第六幼兒園,她則被安排進入小學教育,先后在陜西街小學、龍江路小學等學校任教。而從讀女師開始,她就養成了每天寫日記的習慣,近百年來,除地震期間外,從未間斷過。
“但好多都找不到了!庇浾呦肟蠢先说娜沼洠男∨畠厚T婆婆惋惜地說,現在家中只存有近30本日記本,成套的只有1979年之后的了。
日記記錄:20年前“小升初”
很平靜老人耳力不佳,記憶也有些衰退,記者只能透過這些日記本來尋找有關成都教育百年發展的蛛絲馬跡。
20年前,成都的小學實行的是五年制,“小升初”實行考試入學!1979年,7月4日,午前雨。”泛黃的紙上,記著這么一句話,“今日五年級在校考初中”。那時的“小升初”可沒有現在送考家長堵塞交通的熱鬧場面出現,就像一場普通的測驗一樣,平平靜靜的。只是,為防止舞弊情況出現,“避免班主任監考,另派其他教師監考。區教育局也派羅明遠來查看”。但她也感嘆,“但仍難免人情”。
按今天的眼光來看,當年的小升初作文題可能有些“八股”!白魑氖恰队洝弧瘍和潯贰!崩先说膶O子也參加了考試,她擔心地寫道,“只怕他羅列事實而難突出重點”。
從日記中可以看出,這是一位非常敬業的老師。工作日所記的日記的開頭幾乎都是“6點過起床,7點到校未遲”。但有時,她也是會故意缺席的。1979年9月15日,“2:30開始發學生手冊大會。有團市委來二人參加,因此,連日師生忙碌于備此會。我則認為,學生守則是教師身體力行、以身作則,而不是轟轟烈烈地宣傳,徒具形式”!皯锌创吮硌荨钡乃纱嘣谵k公室織起了毛衣。
新中國成立前日記只!肮卤尽
而老人在新中國成立前所記的日記只剩下一個“孤本”了!扒皫啄辏粫缘脧哪睦锇言1947年寫的日記翻了出來,是用毛筆記的,她又重新用鋼筆謄了一遍!瘪T婆婆將一本綠色封皮的老式筆記本遞給記者。
這本日記本里記錄的大都是小老百姓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細細讀來,一篇篇日記就像一支筆,快速勾勒出新中國成立前老成都的市井素描。
1947年,成都米商囤積居奇,一連好多篇日記,李婆婆都寫到了成都買不到米或米貴的情形。當年五月十五日,“米價平價出售,聞牛市口聚有數萬人,政府謹命今夜停電戒警……”
如今,老人仍保持了寫日記的習慣,但由于年紀過大,記錄的內容已從從前的敘事變成了以摘抄報紙為主!八刻焱砩纤X前寫日記,然后躺在床上看書,這都成了她的習慣,不完成就睡不著覺。”馮婆婆說。
(王冕 程啟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