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破獲特大古墓葬被盜案 53名罪嫌落網
長沙市公安局和文物局今日聯合發布消息稱,經過近七個月的縝密偵查,震驚中國的“一二·二九”古墓葬被盜掘系列案現已成功告破。
消息說,目前此案的主要犯罪嫌疑分子已全部落網,共捕獲犯罪嫌疑人五十三名,收繳涉案文物三百零四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十二件,二級文物四十八件,三級文物八十九件,并追繳了一批涉案物資,徹底摧毀了一個橫跨湘、魯、贛等多省的特大盜墓團伙。
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年初,長沙望城、寧鄉等地共有二十座古墓接連被盜,其中還包括數座西漢王室墓。其盜墓次數之頻繁,盜竊珍貴文物數量之多,破壞之慘烈,十分罕見。
二00八年十二月十九日,長沙望城縣風篷嶺二號漢代墓被盜。在隨后的短短數日內,長沙境內又有天馬山、蜈蚣塘山、余家山等十余座歷代古墓慘遭劫掠。這些古墓均屬長沙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所發現或有待進一步證實的文物點,其中有十二座古墓葬的墓室被犯罪分子“光顧”,墓葬受損嚴重。
據介紹,“一二·二九”古墓葬被盜掘系列案共發案十一起,有二十座歷代墓葬遭到不同程度破壞,其中三座為戰國時期墓葬,十一座西漢墓,五座清代墓。位于望城縣、岳麓區交界處、方圓約六點四平方公里范圍內的十一座西漢古墓,已被確認為西漢時期長沙國王陵及其貴族墓,是研究漢代長沙國歷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實物資料。
公安部門透露,遭該作案團伙破壞的古墓還涉及多個省、市,江西、山東等地的古墓葬盜掘案也與該團伙成員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