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漢花半年積蓄為陪伴25年的貓立碑
朝夕相處25年的“翠屏”死了,孑然一身的男主人擔(dān)心思念無著,在村頭建墓立碑,還寫了一段飽含深情的碑文!翠屏者誰?一只活了25歲的老白貓是也。
●老漢墓前悼念“白大姐”
昨天上午,南陽市宛城區(qū)漢冢鄉(xiāng)劉樹營村,村西的一片楊樹林里,十幾名村民圍著一位紅光滿面的老漢,非讓他念一段不可。
眾人面前,是一座比平常墳塋差不多小一半的土墳。墳前剛剛?cè)剂巳南悖贡蠈懼熬邮堪棕埓蠼愦淦林埂薄?/P>
被村民吆喝的老漢稍作謙讓,便指著墓碑上的字抑揚頓挫地念起來:白大姐性子溫柔,靈活機動,善懂人情,不狂不躁,稱得上是獸中英賢……念到最后四句打油詩,老漢的語氣愈加沉重:白大姐為伴數(shù)載恩情重,今日離別隔西東,不知何時再相見,來生世上定重逢。
念罷,如黛玉葬花,老漢恭恭敬敬地鞠了三個躬,算是對悼念結(jié)了個尾。
而圍觀的群眾,倒不在意老漢的感受,嘻嘻哈哈地胡亂笑著。
●半年收入立碑只為一只貓
老漢是61歲的袁天政,他悼念的“白大姐”是一只貓。碑文顯示,這只貓“逢惡不怕膽大過人”,跟了他25年,曾跟著他到過白馬寺、普陀山,其中一位法師還收它為徒,賜法號翠屏。
袁天政一直沒有成家,孑然一身,無親無故的生活,讓他對跟隨自己25年的白貓視若珍寶,更視如親人。今年5月24日,白貓死亡,袁天政很傷心,請人挖了個墓坑,用白布將貓裹了,用水泥板蓋好后,這才用土埋了。村民介紹,袁天政在墓前守了一天,燒紙放炮,場面同人去世一樣隆重。
最有意思的是,就在白貓葬后的第三天,袁天政竟請人立了塊墓碑,把貓的生平刻在上面,每逢傳統(tǒng)的祭奠日子,就來燒紙上香。墓碑高近5尺,寬2尺,與平常墓前的石碑規(guī)格相同。袁天政說,1000元大概是他半年的收入,但為了翠屏,值!
●村民難解這份深情
“稀罕,長這么大還沒有聽說過給貓咪立碑,算是農(nóng)村的新鮮事!”“花那錢干啥,終究是個畜生!”“立碑、放炮,這份感情,用在人身上才對!”
這都是一些村民的說法。
但袁天政卻不這么認為,他說,白大姐死后,自己想得厲害,若不立碑,思念的時候找都沒地方去找。現(xiàn)在看著這碑好比又見到它,算是個精神寄托吧。
袁天政說,平時這只貓與他相依為命,就像姊妹兄弟一樣,相伴一場,盡管是個畜生,也是條生命。“在我眼里看來它就是人,不是貓”。
說起“白大姐”,袁天政記憶猶新。他說,最后貓的牙都掉完了,當(dāng)最后那顆獠牙一掉,自己就知道是個“不祥之兆”。
如今,白貓翠屏已經(jīng)走了半年,袁天政思念的時候就會來到墓碑前,拂去上面的灰塵,拔掉周圍的雜草,安靜地回憶他和它共處的日子,并為它焚香禱告。
貓的一般壽命為18年到20年,世界上迄今為止活得最長的貓是36年,而貓齡的21歲就相當(dāng)于人類的100歲,像白貓翠屏這樣活到25歲的,也就相當(dāng)于人類的130歲開外,實屬罕見。
讀一送一教授10萬元豪葬愛犬
2007年7月23日《華西都市報》報道,7月22日,在成都市北郊某殯儀服務(wù)園區(qū),近80歲的國內(nèi)某高校林教授為狗10萬元舉行葬禮。
據(jù)介紹,林教授有高血壓,經(jīng)常生病住院,老伴五年前去世了,孩子們都有工作,長年不在身邊。這只狗是流浪狗,三個多月前在大街上遇到,“當(dāng)時我沒有太在意,它就一直跟著我走。”林教授回憶,“在這三個月時間里,狗狗就一直守在我身邊,好像親人一樣在關(guān)心我。”
據(jù)悉,一個隆重的送別儀式舉行完后,狗會“坐”上一輛凱迪拉克轎車,送往龍泉金龍山的一處“風(fēng)水寶地”下葬,下葬處會種上一棵價值不菲的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