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水滸》劇組涉嫌破壞黃河濕地被下令停拍


電視連續劇新版《水滸》在鄭州拍戲!聽起來,這可是一件好事,但劇組的拍攝地在哪里?在鄭州市黃河濕地的核心區內。
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記者昨日來到拍攝現場,發現一大片平整的濕地上異常熱鬧,十多匹高頭大馬正在不停地啃著野生紅柳的樹皮,約30多臺各種車輛停放在濕地上,地上到處是垃圾和隨手扔掉的黑白塑料袋……
執法人員:新《水滸》破壞黃河濕地
昨天上午10時33分,記者接到鄭州市黃河濕地管理中心工作人員的電話,稱在黃河富景生態園西邊,電視劇新版《水滸》的攝制組破壞濕地很嚴重。他們發現,這個劇組在這里拍攝已七八天了,沒有任何手續,也沒經鄭州市黃河濕地管理中心審批。執法人員昨天上午去現場執法時,對方一直不配合,劇組的人還與執法人員發生了沖突。
記者隨后乘車趕往位于黃河濕地的新版《水滸》拍攝現場。
13時10分,進入黃河濕地后,遠遠望去,黃河灘一片蒼茫,不見人煙。車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艱難行駛。一位熱心的中牟縣郭姓農民領著記者向前走了一段,指著遠處一個高高的大吊車說:“那里就是劇組拍攝現場。”
由于路上虛沙太厚,車陷入沙灘無法前行,記者只得棄車步行,在艱難地翻越一道深約4米的壕溝后,來到了劇組拍攝現場東側。
記者暗訪:拍攝現場熱鬧異常
在距拍攝現場約200米處,遠遠望去,拍攝現場人聲鼎沸,異常熱鬧。
慢慢走近拍攝現場,記者看到四處扔著廢棄的各色塑料袋。拍攝現場東北側,有一堆燒過的灰燼。再往北不遠處,有四五匹馬拴在野生紅柳上,在西北約60米處,有七八匹大馬也拴在紅柳上。不知是沒有吃飽,還是馬喜歡吃野生紅柳樹皮,這些被拴在野生紅柳上的馬匹,不停地啃噬著樹皮,很多野生紅柳的樹皮被馬吃掉了一圈,有些小紅柳的樹皮幾乎被啃光了。濕地的地上,東一處西一處地堆著鞋子、飯盒、垃圾、旗幟和道具等。
拍攝現場,柴油發電機在突突地響著,有百十人圍觀。中間一塊濕地已成為一片平整的場地,有一輛木車上架著大鼓,一位全身披甲、手持長柄大刀的宋代武士背上系一根長線,被高高的大吊車吊起;與此同時,4輛古代戰車分東西兩個方向朝中間沖擊,戰車內各有8人同時推動戰車,地面煙塵四起。拍攝現場西邊,是由數十個兩米高的巨型盾牌組成的一排方陣,盾牌后隱藏著身著盔甲、手持兵器的士兵。
記者正觀察時,兩名40歲左右的男子走過來,其中一姓牛的高個子手中還拿著一個很粗的鞭子。兩人阻止記者拍照,并要求記者離開拍攝現場。
記者要找劇組負責人,兩人說負責人在焦作影視城,稱“沒法與他們聯系”。
經交涉,記者來到距拍攝現場正北四五十米的黃河邊。只見黃河邊的濕地處處紅柳垂立、蘆葦叢叢,地面上鋪了一層厚厚的野生茅草。
劇組:是富景生態園提供的場地
一小時后,劇組負責外聯的郭先生用車把記者拉到富景生態園會議室。
據郭先生介紹,新《水滸》的拍攝共分了三個劇組,這是其中之一。該劇計劃8個月拍攝完成,現在只進行了兩個月。劇組和富景生態園簽有個簡單合同,富景生態園無償提供拍攝場地,拍攝完成后富景生態園是該劇的“鳴謝單位”。記者問在此還將拍攝多久,郭先生說:“要不了幾天就走了,劇組要到浙江去。”
此前,據鄭州市黃河濕地管理中心的報料者稱:“從鞏義市到中牟東側的黃河濕地,都在管理中心的管理范圍。劇組所占的濕地,是惠濟區委托富景生態園代管的,區里和富景生態園簽有協議。”
管理部門:只要是毀壞濕地,就該管
昨天下午,記者與鄭州市黃河濕地管理中心防控科段志強科長取得了聯系。
段科長告訴記者:上午我們到現場與劇組的人發生了比較激烈的言語沖突。劇組的人說,在這里拍攝是富景生態園同意的,我們無權管理。而這片土地是國有土地,由惠濟區政府管轄,區土地局將這塊地部分租賃,部分讓富景生態園代管。
段科長表示:關于此事,濕地管理中心已形成書面材料,準備向領導匯報。拍攝地是原生態濕地,樹毀了,草干枯了。這種情況我們是初次遇到,經驗不足。自然生態環境被破壞了,我們肯定想進行處理。7日上午,我們會開會討論此事。如果我們有權管理,將立即讓劇組停止拍攝,并讓其辦理相關的審批手續。
記者隨后采訪了惠濟區濕地管理站的吳站長。吳站長說:“拍攝現場是濕地的核心區。只要是毀壞濕地,就該我們管!明天我們將加大處理力度,抓緊查處這事。”
黃河濕地:野生動植物的家園
昨晚,記者采訪了鄭州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王威副主任。
據王威介紹,黃河濕地有植物598種,占全省植物總科數的35.3%,總種數的14.7%,另有黃河區域特有的黃河蟲實、荷花柳及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野大豆等珍稀植物,是鳥類重要的繁殖越冬地,也是遷徙鳥類重要的停歇地。鄭州黃河濕地堪稱植物基因庫,這些植物很多是珍稀物種,如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生大豆,它的基因可用于大豆的改良。
鄭州花園口濕地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217種,其中鳥類169種、獸類21種、兩棲類10種、爬行類17種。每年秋冬時節,各種候鳥遷徙到鄭州黃河濕地過冬。
陳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