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后猴子餓得慌 集體下山揭瓦"示威"(圖)
近日,四川彭州銀廠溝高山降了大雪后,五六十只猴子突然在一天早晨下山,闖進了它們以前極少涉足的人類聚居地,揭掉房瓦、掀鍋蓋、打爛窗戶,目的只有一個——向人類討食。

四川在線3月12日報道 近日,彭州銀廠溝高山降了大雪后,五六十只猴子突然在一天早晨下山,闖進了它們以前極少涉足的人類聚居地,揭掉房瓦、掀鍋蓋、打爛窗戶,目的只有一個——向人類討食。對于突然造訪的猴群,當地居民覺得它們可憐:要不是逼慌了,猴不會來騷擾人,但如若縱容它們產生依賴,也是當地居民的一大隱憂。昨日,記者特地趕往銀廠溝,關注猴兒下山討食的現象。
三天不打
遭遇五六十只猴子房頂“示威”
三四天前,龍門山鎮九峰村16組的劉庭科上了趟山,山上下了雪,讓他感覺有些冷,于是他匆匆下山往回趕。劉的家以前是“科美旅館”,生意火爆,但地震過后房屋受損,兩年多來幾乎再沒游客前來,很是寧靜。然而,次日,這種寧靜就被一群“不速之客”打破了。
次日下午,劉庭科干活回來,剛剛進屋,就在靠門口的灶臺處迎面遭遇了幾只猴子。猴子一見人來,將灶臺上裝有剩飯的鍋扔翻在地,尖叫著一哄而散。劉庭科驚愕不已,本能地揮起手吼著驅趕,后屋雜物間也傳出響聲,他追到后屋一看,猴子從一片被揭開的頂瓦處往外逃竄。
跑到屋外,他才看到“來訪”的不是一兩只猴子,而是五六十只,大大小小的都有,甚至還有猴子肚下夾著幼猴。雖見主人歸來,但猴群并未散離而去回歸深林,卻站在房頂和旁邊樹上“示威”。“猴子以前頂多只到大龍潭,不會下山這么遠。”
上房揭瓦
憐憫猴子餓急才會來討吃的
就這樣,劉庭科眼睜睜地看著猴群做出一件件出格的舉動:將他辛苦重鋪的瓦片一片片扯掉,將玻璃打爛,站在房頂各個角落亂蹦亂跳,想著法子搗亂。
劉庭科的妻子白德群看到被動過的飯鍋,意識到猴群搗亂,可能是來要吃的。“猴子是有靈性的,肯定是找不到吃的了,才會跑到這兒來。”白德群說。
劉庭科他們那里原本有7個農家樂和1家酒店,地震后,只剩他的還能勉強入住,這群猴子就圍著他家大鬧。白德群和丈夫馬上拿出玉米,拋灑在一旁的瓦礫中,果不其然,一直在房頂“跳舞”的猴子蜂擁而下,瘋搶著將地上的玉米粒往嘴里塞。為了爭搶食物,猴群中有老猴甚至和小猴扭打起來,小猴吃不到玉米,被趕到一旁的樹丫上張望著,發出凄厲的叫聲。“肯定餓急了,第一回投食時,玉米喂了十多斤。”白德群說。
兩天不罵
投食猴兒急了搶奪食品袋
昨日上午,記者驅車前往銀廠溝景區。趕到劉庭科的屋旁,一大群猴兒就出現在面前,有的在瓦礫縫隙中尋找剩下的食物,有的散坐在劉家的屋頂。劉庭科說,這幾天這幾十只猴子都要趕來討吃的,最早的是早上七八點就來,吃飽后傍晚才回山。為了不讓猴子又掀瓦片鬧事,他趕緊投玉米,將猴群引到旁邊的瓦礫處。
中午時,兩三撥從成都來的人提著各種吃的東西,看到這群猴子都高興地大叫。新都來的范女士和家人十多人特地趕來,在路上買了好幾袋花生、玉米、板栗、甘蔗、糖果,這些都是為猴兒準備的。
“小猴子,快過來吃花生。”一位男游客拎著袋子,一只白臉老猴猛沖上來,趁其不備一把將整袋花生搶走,沖到了高處,用嘴撕扯剝著吃。
提拎甩褂
頑皮搞破壞曾弄傷女游客
猴群突然集體下山后,劉庭科是受騷擾最多的人。他家屋后靠山腰處,他鋪好的很多瓦片都被揭掉了,一個連接瓦和墻體的地方被扯開一個洞,猴兒會從那里溜進屋內翻東西。上午時他還在忙著修補瓦片。
劉庭科說,這個猴群不光搗亂搞破壞,而且“十分不懂得感恩”,對這幾天特地來送食物的游客也照樣不敬。前天,一個女游客被一只老猴子欺負,推搡了一下跌倒在地,膝蓋碰出了血。此外,猴子抓人咬人也是常有的事。昨天記者在現場也看到,猴子們十分囂張,如果游客遲遲不投食或者投得慢,猴子就一臉憤怒,表現出極強的攻擊性。
耿先生和妻子昨天也特地買了食物趕到銀廠溝,他說,自己看到有人發了個“彭州銀廠溝猴群饑寒交迫”的圖文帖子,覺得這些猴子太可憐,才專門趕了過來。剛到猴群聚集的地方,準備的板栗就被瘋搶一空。以前他在銀廠溝大龍潭水邊也見過猴子,但這次再見,他覺得這群猴子更像一群逼急了的討飯者。
-專家提醒
投食要慎重,易讓猴群產生依賴
對于野生猴群集體下山尋食的現象,成都動物園野生動物保護的趙姓專家說,游客投食雖然可以暫時解決猴群的食物問題,但他不提倡更多的人去投食。首先,和野生猴群過多接觸,疾病容易在人和猴群雙方交叉感染。同時,猴群有攻擊性,容易傷到人。更重要的是,投食的食品對猴子來說口感更好,容易產生依賴性,這就跟小孩吃零食一樣,吃了口感更好的零食,就不想吃飯,這會影響野生猴群的習性。在動物園的猴山里,他們也是不提倡游客投食的。
隱憂猴群會不會賴著不回山?
61歲的劉本勛大爺和老伴馮安群在地震后幫著銀昌賓館看管財物,他清楚地記得地震后猴子出現的時間。當年的11月16日,地震過去剛剛半年,消失的猴子又出現在大龍潭,但幾只猴子在大龍潭曾經的水邊逗留不久,就進了山林離開了,可能是想來那里找食物。劉大爺說,他很了解這些猴子的習性,游客得知猴子缺糧少食后來投食,他怕會助長猴兒進一步逼近更多的民房,對住戶形成騷擾。
而劉庭科和白德群的隱憂還在于,這群猴子在山上只能吃野果、樹皮,這幾天下雪后下山討吃的,她因為經濟拮據,只能喂一些玉米給它們充饑,但猴兒挨餓的消息傳出去后,成都等地趕來的人喂食的檔次越來越高,除了花生、板栗等干果外,甚至買蘋果、橘子、甘蔗、糖果等食物來喂給它們吃,猴子會不會把嘴吃刁了,產生依賴性,賴著不走,以后不到山上找吃的了,天天跑到他家附近來等吃的。“對游客來看猴子是好耍,對我們來說卻是負擔,對猴兒也不一定是好事。”劉庭科說。
“猴群集體性地下山尋食現象,這還是地震后頭一次,以前只是偶爾有零星的猴子到民房附近找吃的。”彭州市林業與園林管理局野保科一位工作人員說,銀廠溝高山里有獼猴、藏酉猴等野生猴類,是國家保護動物。按照猴子的習性,它們對人類聚居地還是比較恐懼的,怕人會傷害它,所以不到沒東西可吃的地步,絕不會下山跑到民房去尋食物。
工作人員說,這幾天九峰山下了雪,又正好是冬春交替季節,山上無東西可吃,才會逼得猴群下山。在劉庭科家附近的六七十只猴子應該是一個種群,里面有猴王,都是整體活動。猴群在山里面有自己的領地,它們之所以下山,主要還是受地震影響。地震造成了猴群領地的植被破壞嚴重,它們又不能跑到其他領地去覓食。今后,等山上植被慢慢恢復后,加上農民種植的作物多起來,猴群下山可能就不會那么頻繁了。
(李逢春 楊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