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72名幼兒園學生食用大蝦食物中毒(圖)
核心提示:從5月11日下午開始,徐州婦聯幼兒園72名孩子出現腹瀉、嘔吐、發燒等癥狀。腹瀉原因為細菌性食物中毒,中毒食品為油燜大蝦。
腹瀉患兒在徐州市二院打點滴。
揚子晚報5月14日報道 從5月11日下午開始,位于徐州市王陵路的徐州婦聯幼兒園72名孩子出現腹瀉、嘔吐、發燒等疑似食物中毒癥狀。昨日,記者采訪發現,仍有不少孩子還在醫院接受治療。據徐州市疾控部門統計,截至13日下午4:37,尚有21名腹瀉幼兒在醫院觀察治療、病情趨向穩定,腹瀉原因為細菌性食物中毒,中毒食品為油燜大蝦。
情況危急
從下午4點到夜里12點,不斷有孩子往醫院送
“我們的孩子才2歲半,昨天下午開始肚子疼,發高燒到40℃,上吐下瀉,然后被送到醫院化驗、掛水,弄得我們挺心急的。”昨天上午,記者在徐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采訪時,一家長對記者說。在場的另一名孩子家長介紹,從11日下午開始,有些年齡較小的孩子就出現肚子疼、嘔吐,發高燒等癥狀,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可能是孩子11日中午在幼兒園食用了“油燜大蝦”和桔子所致。
徐州市二院的一名醫生告知記者,當天下午他們接到加班命令,從下午4點一直忙到夜里12點,不斷有孩子被送過來,幼兒園的園長、老師以及婦聯的工作人員都一起趕了過來。隨后,記者在一名家長手機上看到老師11日晚9點左右給家長們發的一條短信,大意是告知他們第二天學校食堂不提供餐飯,衛生檢疫所等部門將對學校食堂進行檢查。
昨天中午,記者在徐州市兒童醫院急診室看到,由于幼兒園腹瀉的患兒較多,該院在急診室專門開設了一個綠色通道,兩名醫生在不停地忙碌著,在其中一名醫生使用的登記冊上,記者看到,患兒的年齡均在3—6歲。
一名家長向記者反映說,她兒子4歲半,在婦聯幼兒園讀小班,由于她兒子平時比較能吃,現在非常胖,已經達到50多斤重。估計當日在學校吃的較多,所以情況比較嚴重。11日中午,就出現腹瀉癥狀,還伴有高燒,當時她就到醫院給孩子退燒、止瀉,沒想到情況更嚴重了,還出現抽搐現象。后來才發現學校發來的一條短信,說孩子可能是食物中毒,她才突然想起前期治療是沒有“對癥下藥”。她氣憤地說,當日中午,她兒子同班孩子出現同樣癥狀,不少孩子來不及脫褲子,直接把大便拉在了褲子里。
據悉,該幼兒園是徐州市婦聯的直屬事業單位,先后被評為省婦聯系統“重點園”、徐州市一類幼兒園、徐州市一類二級幼兒園、“江蘇省示范性幼兒園”。該園目前有約700名孩子,至少數十名孩子陸續出現嘔吐、肚子疼、發高燒等現象,分別在徐州市二院、兒童醫院、婦幼保健院、礦務局醫院等多家醫院救治。目前情況較輕的孩子已經回家休息,個別癥狀嚴重的仍需留院觀察。
調查結果
食物中毒患兒無生命危險,罪魁禍首是“油燜大蝦”
徐州市婦聯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該市衛生局、市疾控中心等相關部門正在對當天食物進行采樣化驗,警方目前也已介入調查。如果確系食物中毒,幼兒園肯定會擔負一切責任,進行賠償。
昨天下午,徐州市委宣傳部就此事件發布消息稱,12日,婦聯幼兒園出現部分幼兒腹瀉情況后,徐州市迅速啟動公共衛生處置預案,第一時間將腹瀉幼兒送往醫院診治,并成立專門工作組排查原因。截至當日22:40,該幼兒園72名腹瀉幼兒體征平穩,沒有生命危險。當日上午8:30,該幼兒園在晨檢時發現,有部分幼兒因腹瀉未能到校,立即向上級匯報。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迅速安排腹瀉幼兒到全市醫療條件最好的醫院觀察治療,并組織力量對幼兒腹瀉前所食用食品進行控制并檢測。據收治醫院醫生介紹,腹瀉幼兒基本癥狀為腹瀉并伴有低燒,其余體征正常,所有幼兒沒有生命危險。
昨日下午1:13,徐州市疾控中心實驗室經流行病學調查,判定引起幼兒腹瀉的原因為細菌性食物中毒,中毒食品為油燜大蝦,中毒病因是副溶血弧菌、沙門氏菌,為夏季食物中毒常見的細菌種類。據徐州市疾控部門統計,截至13日下午4:37,尚有21名腹瀉幼兒在醫院觀察治療、病情趨向穩定。其余均已痊愈。
另悉,幼兒食物中毒事件調查小組已著手對事故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鑒于該園部分幼兒出現腹瀉情況,徐州市委、市政府責成有關部門舉一反三,對全市幼兒園進行全面排查,防微杜漸,消除隱患。
此前報道
徐州婦聯幼兒園109名幼兒食物中毒 警方介入
5月12日上午,江蘇徐州王陵路婦聯幼兒園約109名兒童同時出現腹瀉、發燒癥狀。徐州市迅速啟動公共衛生處置預案,并成立專門工作組排查原因。目前幼兒園食堂已經封閉,徐州市疾控中心已經對當天食物進行采樣調查,當地警方也已介入調查,事故原因在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