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平縣“能人效應”助推經濟發展
本港訊 (鄭振濤 通訊員 陳舉)近幾年來,在黃平縣廣大農村,涌現近萬名能人,在他們的帶領下,農民群眾正積極依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甘蔗、茶葉、西瓜、桑蠶、中藥材、烤煙、馬鈴薯等為主的地方特色產業。特色產業已成為該縣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柱,積極發揮能人的示范帶動作用。
一是“田秀才”大施拳腳。該縣平溪鎮甘蔗協會會長周軍,是個遠近聞名的大能人。他今年租地100余畝,預計收入超過10萬元。在周軍的帶領下,平溪河兩岸的良田大壩統一規模化種植甘蔗。市場銷售也一路走俏,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來。
二是“辣妹王”妙鋪富路。該縣浪洞鄉雨能食品有限公司泡椒大王張雨能,他的公司已成功注冊“浪洞溫泉”商標,并獲國家食品質量安全認證。去年,他家種了100畝,裝了8000件泡椒,收入了12萬元;今年種了400畝,如果“服侍”得好,能掙到40來萬。張雨能積極發展無公害優質辣椒基地,與廣大農戶簽訂收購合同,實施保護價收購,讓辣椒這項傳統產業成為農民致富增收的“金鑰匙”。
三是“土專家”巧挖窮根。新州鎮沙井村西瓜種植大戶劉洪森,種植西瓜已有6年,2006年成功申報無公害農產品,并注冊了“飛云崖”牌商標。去年他種瓜65畝,收入9.7萬元。在他的影響下,今年全鎮種了將近10000畝,農民依靠西瓜一項可收入1000多萬元。近日,在沙井村爛泥坡組,正在忙碌的劉洪森算了一筆賬。他說他今年承包了村民的70畝土地種無籽西瓜,扣除土地租金、肥料、人工、種子等費用,可純掙1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