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成全球兒童販賣“中心”兒童被迫賣淫
貧窮是非洲兒童淪為人販子目標的主要原因。圖為一名11歲的利比里亞女孩在家附近的工地幫忙搬土。 (資料圖片)
英國政府最近的秘密文件披露,犯罪集團利用倫敦希思羅機場附近的“兒童之家”作為“交流中心”販賣中國兒童,3年來已有77名中國兒童失蹤。
有英國官員宣稱,由于該國對人口販子打擊力度不夠,從事販賣“簡便易行”,從而使得英國成為販賣兒童的“集中地”。
聯合國此前的報告也批評說,由于入境管理措施松懈以及大量雇用童工,英國已經成為全球販賣兒童的中心,甚至被不法組織利用作為販賣人口的中轉站。
根據英國內政部特別委員會主席、負責調查販賣人口案件的議員基思·瓦茲保守估計,每周都會有至少5名被拐賣的兒童在抵達英國的機場和港口后“失蹤”。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調查報告,每年有數以千計的7~13歲兒童由西非、東歐和亞洲,被販賣到英國各地,其中部分兒童更是經過合法途徑進入英國的。基金會強調這個數字只是冰山上的一角,實際數字可能更多。
報告認為,英國已經成為全球販賣兒童的中心,甚至被不法組織利用作為販賣人口的中轉站。
人販子“目的地”
英國媒體的一項調查發現,鑒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市場”已飽和,犯罪組織,尤其是來自羅馬尼亞、立陶宛、非洲地區的犯罪組織正加大在英國的犯罪活動。英國內政部特別委員會主席、負責調查販賣人口案件的議員瓦茲日前也承認,專門拐賣兒童的人口販子正將英國當成目標,因為他們能夠非常容易地將受害者通過英國港口和當地撫養機構走私出去。
瓦茲說:“因為我們未能追蹤到受害者被販賣的渠道,致使販賣人口者更加猖獗。我們有責任確保年輕人的安全,追蹤他們的下落。”瓦茲說,希思羅機場附近的“兒童之家”只是冰山一角。盡管那是最明顯的例子。他擔心拐賣兒童的案件已經在英國各地泛濫。他還表示,地方政府撫養機構和拐賣人口者存在非常緊密的聯系。
非洲聯合反侵犯兒童組織成員阿里約對英國提出了批評:許多英國人認為雇用非洲童工并無不妥,因為他們是孩子,不會到處亂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英國行政主任布爾認為,英國政府應從保護兒童,而不是移民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
布朗承諾處理
英國政府顯然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針對倫敦“兒童之家”涉嫌販賣中國兒童的媒體報道,英國首相布朗5月6日嚴厲批評其為“不人道也是不能接受的行為”。布朗已經要求內政大臣史密斯、負責兒童事務的大臣鮑爾斯緊急處理希思羅機場撫養機構問題。布朗告訴他們,6個星期內須拿出報告。
120萬兒童換來120億美元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估計,全球每年有120萬兒童被拐賣。全球每年人口交易已超過武器和毒品的非法販賣,其中對兒童的販賣創造了高達120億美元的收入。發展中國家大都是拐賣兒童的“來源國”,而發達國家則為“接納國”。西歐是主要的兒童販賣市場,西非和東歐則是主要“供應者”。
悲慘遭遇:販毒、賣淫、當家奴
英國媒體近日曝光的一份機密文件顯示,在倫敦希思羅機場旁邊有一座非常不起眼的樓房,這里住的都是在企圖進入英國時,被入境部門攔截下來的亞洲兒童。在他們面前的不是康莊大道,而是被不法分子剝削的人生:販毒、賣淫,還有沒有報酬的非法勞動。
據報道,犯罪團伙每年向英國販賣數百名亞洲兒童以迫使他們在大麻工廠工作。這些“奴隸工”被迫照看在郊區房屋種植的大麻植物,經常被迫睡在紙箱子里。由于房子被封閉或者被通電,童工們很難從門或窗戶逃跑。而且,一些人則擔心逃跑使親屬遭到報復而不敢逃跑。
此外,非洲每年有數百名兒童被販賣到英國淪為“家奴”,境遇凄慘。許多貧困的非洲父母聽信人販謊言,以為孩子被賣到英國能過上好日子,卻沒想到孩子會成為人販賺取高額利潤的工具。
英國一些呼吁保護兒童的社會人士認為,每年被販賣到英國的非洲兒童的真實數量可達數千名。(作者: 趙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