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送給世界的一次人工地震
5月25日,朝鮮進行了第二次地下核試驗。據日本方面稱,這次地下核試驗引發的“人工地震”震級達到了里氏5.3級。俄羅斯國防部則證實,此次核爆威力為一萬到二萬噸TNT炸藥當量。與朝鮮接壤的中國延邊地區出現明顯震感,部分地區學生還出于安全考慮進行了緊急疏散。朝鮮中央通訊社發布的公報說,此次核試驗在爆炸力和操縱技術方面有了新的提高,并進一步加強了核武器的威力。
朝鮮的此次核爆與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的自殺,至少在時間上存在一定巧合。就在核爆同一天,朝鮮領導人金正日還就盧武鉉的逝世向其遺屬發去唁電表示哀悼。眾所周知,盧武鉉在擔任韓國總統期間延續了前任領導人金大中主張的“陽光政策”,對朝鮮傾向于接觸和援助。但是,自2008年2月李明博繼任總統以來,韓國政府對朝鮮的政策日趨保守和強硬,甚至批判金大中和盧武鉉時期為“失去的十年”。盧武鉉的自殺引發了韓國部分民眾和政黨對李明博政府的強烈批評,政府對朝鮮政策是民眾質疑的內容之一。在這樣一個微妙關口,朝鮮的第二次核試驗有可能導致韓國民眾情緒的進一步激化。但是,顯然不能因此就判斷朝鮮核爆的意圖僅僅在于給李明博政府“火上澆油”。
朝鮮手中所掌握的“敲打”韓國的牌似乎不少,比如數次南北談判期間朝鮮都曾告誡韓國,首爾其實一直處在北方遠程火炮的射程范圍之內。相比之下,核爆這樣的事情就有“牛刀”的味道了。朝鮮制造這次“人工地震”,要震動的目標顯然是整個世界。朝鮮需要世界知道自己的存在,4月5日的“衛星上天”被人質疑為發射導彈,惹起的喧嘩沒有能夠堅持幾天。盡管奧巴馬和他的競選團隊曾經說要用“巧實力”來解決包括朝核問題在內的國際紛爭,但是自他上任以來就仿佛被華爾街那幫金融家所制造的麻煩捆死了手腳,這么長時間連一個朝核問題特使也顧不上任命。這些顯然不是朝鮮所期待的。來一次核爆早在4月份就有過預告,現在不過是一次兌現。
但核問題顯然不是朝韓對峙、朝美談價的簡單工具,它關系到整個世界尤其是東北亞的和平與穩定。因此,這次核爆盡管是在地下進行,但其沖擊波迅速傳遞到了整個世界。韓國、日本成立危機小組應對核試驗事態發展,美國總統奧巴馬指責朝鮮此舉“威脅世界和平”,歐盟對朝鮮核試驗表示“非常不安”,俄羅斯指出朝鮮的舉動“加劇東北亞緊張局勢”。中國外交部就朝鮮進行第二次核試驗發表聲明說,“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堅決反對”。在2006年朝鮮第一次進行核試驗之后,中國政府就曾向世界清晰地傳達自己的一貫立場,即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反對核擴散,維護東北亞和平與穩定。中國的國家安全利益決定了,中國不可能容忍身邊的蘑菇云或人工地震波。
面對這樣一次“人工地震”,世界理應感到不安。也許這樣的不安在第一次核爆之時就已經存在,但隨著時光流逝,不安的感覺會被各種各樣的因素所抵消。眼下,表達這種不安是必然的反應,但更重要的是問題的解決。也許很難拿出一個求效于瞬間的方案,但基本的方向應該是明確的,那就是如何讓東北亞置身于核陰影之外。也許各方均有自己的訴求,但最終能夠取得共識的只是眾多訴求的交集之處,最核心的交集必然是核問題本身。要達成這樣的目標,此前所鋪就的軌道不應放棄,盡快重啟六方會談,以有效的對話和協商來實現半島無核化和核不擴散,東北亞的和平穩定符合各方利益。
(周東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