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首例尊嚴死患者摘除呼吸機一個月依然存活
據新華網消息 韓國國內首例實施“尊嚴死”的患者在上月23日摘除呼吸機后,目前仍能通過自主呼吸維持生命。
患者家屬22日說,患者在摘除人工呼吸機后,病情比較穩定,臉色也比摘除呼吸機之前有很大好轉,其血氧飽和度、血壓和脈搏等數值一直維持在正常范圍,也沒有出現肺炎和褥瘡。患者所在醫院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后說,如果不出現意外,這種穩定狀態可能長期持續。
隨著患者生命的延續,圍繞“佩戴人工呼吸機是否屬于過分治療”的爭議此起彼伏。患者家屬表示,醫院給患者佩戴呼吸機對其身體造成了損害和痛苦,他們準備對醫院提出訴訟,要求賠償撫慰金。家屬方面的代理律師認為,事實證明,醫院當初給患者佩戴人工呼吸機的做法是沒有意義的。但院方表示,佩戴呼吸機是維持生命優先選擇的醫學判斷。在法院下達為患者摘除呼吸機的判決時,其他一些大醫院的醫生也都認為患者將在摘除呼吸機后立即死亡,因此,主張過分治療的說法是不成立的。而且,正是由于院方認為患者在摘除呼吸機后還可以繼續存活,并為此努力,才使患者有可能像現在這樣維持生命。
現年77歲的韓國女性金某自去年2月起,因腦損傷陷入接近腦死亡的植物人狀態。金某的子女表示,不靠人工呼吸機延長生命和“有尊嚴地死亡”是母親的意愿。在遭到醫院拒絕后,金某的子女對醫院提起訴訟,并最終勝訴。患者所在醫院上月23日正式為患者摘除了呼吸機,實施了該國首例“尊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