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婚姻夫婦生子趣事:韓國爹哭得一塌糊涂
德國媳婦佳佳和丈夫Mr.馬出院前和護士合影
你知道老外新爸爸第一眼看到新生寶寶的反應么?幾天前,在省婦保,韓國人金先生趴在女兒的小床邊,低頭湊近寶寶的臉足足看了5分鐘時間。他到底在看啥?周圍的護士都很好奇。等他看足5分鐘抬起頭,護士看到他竟然淚流滿面,哭得很動容。
近日,省婦保有不少“跨國籍寶寶”出生,他們都來自外國爸爸和中國媽媽的組合家庭,出生時發(fā)生在病房的趣事也讓醫(yī)護人員們在繁忙工作間隙津津樂道。
韓國爸爸
寶寶早產(chǎn)很心疼
韓國爸爸金先生是浙江大學的一位在讀博士,2009年年初結婚,妻子是浙大老師,中國人。兩個人都在學術事業(yè)的奮斗階段,妻子教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課程,懷孕以后一直沒有請假休息,照樣上課,還自己申請了去美國做訪問學者。
“可能就是因為這樣太辛苦,寶寶還沒足月就早產(chǎn)了,出生體重只有2800克,做父母的覺得對不起寶寶。我那天流眼淚,就是看著自己的寶寶比其他寶寶小很多,覺得她需要我們的更多疼愛。”金先生說起第一眼看到女兒時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沒有一點難為情,流露的都是做父親的疼愛和憐惜。
蘇丹爸爸
喜得巧克力色雙胞胎
六樓產(chǎn)科的病房里,照顧新媽媽的是一個高高大大的老外,身邊的小床上,躺著兩個乖巧的巧克力色的雙胞胎寶寶。這是“蘇丹爸爸+中國媽媽”的組合,爸爸Nadir是在義烏做生意的蘇丹人,媽媽是在義烏工作的浦江人。
新媽媽順利生下了一對雙胞胎,一男一女,膚色不像父親那么黑,也不像母親那么白,是淡巧克力色。兩個寶寶都是雙眼皮,眼睛大大的很水靈。新爸爸不會講中文,但看得出很開心,經(jīng)常在寶寶臉上摸摸,臉上也是笑瞇瞇的。
只住了3天院,爸爸看妻子恢復得不錯,就主張出院了。他說,自己家鄉(xiāng)的女性都生很多孩子,3天住院最多了。走之前,Nadir給醫(yī)護人員寫了一段感謝的話,他說自己最幸運的是和這樣漂亮的女人結婚,還生了一對雙胞胎,醫(yī)護人員比他想象更專業(yè)。
法國爸爸
不主張坐月子
大概是因為文化差異,法國爸爸皮特對中國人生孩子不能碰涼水非常不理解。妻子是80后中國人,有國外教育背景,能融入國外的文化,但到了生下寶寶后,岳母規(guī)定的諸多“不能”讓洋女婿感到費解。
皮特有時悄悄地溜到護士站,請教護士“為什么產(chǎn)婦不能喝冷水?你們都不喝嗎?為什么不能洗澡?”護士只能笑著解釋這是坐月子的習俗,但皮特還是不能理解為什么月子是“坐”的。
“外國人不坐月子,也生了小孩,沒聽說因為這生病啊,我在法國有做醫(yī)生的朋友,他們都主張女人生完孩子應該盡快運動恢復,不能整天“坐著”啊!”皮特說得話讓醫(yī)護人員忍俊不禁。
護士告訴記者,病房里經(jīng)常有外國人來生孩子,各國的習俗都不一樣,有些外國人堅持生孩子不能見男人,產(chǎn)房和病房里都不能有男人進來。有些則生完之后就下地走動,兩天后就抱孩子出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