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河縣完成《胡錦濤視察劍河》史料編撰工作
本港訊 (夏永忠 王安雄)根據黔東南州委黨史研究室的安排,劍河縣史志辦近日完成了《胡錦濤視察劍河》史料編撰工作。
這是一段珍貴的史料。1986年10月31日下午,時任貴州省委書記的胡錦濤同志從三穗縣來到劍河視察。進入劍河后,參觀了劍河木器廠、鉛筆廠、農機廠和酒廠,看望了省扶貧隊負責人張載鴻。31日晚上,縣委、縣政府召開匯報會,向胡錦濤同志匯報劍河情況。胡錦濤在聽取縣委、縣政府工作匯報后,作了重要講話。胡錦濤說,解放三十多年來,劍河變化很大,今后,劍河還要進一步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路線、方針、政策,要堅定正確的前進方向。“七五”期間是劍河發展的關鍵時期,在“七五”期間,要跟上全國、全省的步伐,要實現基本解決溫飽目標,要使劍河發展更快一點。搞不上去,就對不起黨中央,對不起人民。在今后的經濟建設上,劍河的領導同志應當著重考慮,要解決好這個問題。
就劍河今后的發展,胡錦濤作了重要指示。一,要振奮精神。要有一種向上進取,知難而進、開拓創新的精神,要樹立改變面貌的決心和信心,才能脫貧致富。二、要認識縣情,制定符合實際的發展規劃。劍河是個林業縣,又是個貧困區,是個田多地少的縣,是有大片土地能利用的宜林宜牧的縣,大部分是荒坡荒山。在這種情況下,縣里的發展戰略怎么確定?作為劍河,林業也屬大農業的一部分。在林區,要改變單純的砍樹賣樹現象。要從劍河的實際出發,區別不同情況,走發展畜牧業的道路。三、要采取有力措施,發展商品經濟。在這不發達的地方,要大力發展商品經濟。商品要拿去上市,就要有一定的質量,要有一定的數量。如質量不好,數量少,就難以上市,也是搞不好的。只有在商品交換中,農民才能得到實惠。四、要實行對外開放。現在,還存在因循守舊、閉關自守等舊觀念,對外開放怕吃虧,這樣下去是不行的。五、要大力培養人才。沒有人才、技術,經濟是發展不起來的。人才培養要從基礎搞起,要一手抓基礎教育,一手抓經濟發展。人才培訓好,用起來見效快。目標明確了,戰略明確了,就得抓好人才培訓,使他們學以致用。六、加強對扶貧項目的論證,充分利用好扶貧資金。現在不是沒有錢,而是如何用出去,用得好。對項目,要做好科學性論證。如科學性論證搞不好,得錢用不出去,反而成包袱,那就不好了。
11月1日上午,胡錦濤一行離開劍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