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河縣公安局社區侗族民警李岱桓同志帶傷進村入戶開展工作紀實
今年7月以來,劍河縣遭遇了歷年來罕見的旱災,老百姓的生活生產用水受到嚴重影響,禾苗干枯、稻田龜裂,水井干涸,農村消防用水無法解決,農村防火工作顯得非常嚴峻。李岱桓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確保警區內各村寨的消防安全,有效預防火災事故的發生,促進廣大人民群眾安居樂業,2011年8月8日至9月13日期間,他強忍著傷痛,拄著拐杖,帶著干糧,帶領警務室的協警深入警區內的革東寨、街上、建新、展架、屯州、交榜、五岔、五河等8個村11個自然寨、3所學校開展消防安全檢查工作,組織義務消防隊學習3次61人次,開展消防安全宣傳10次,張貼安全防火順口溜《警鐘》200幅,受教育3000余人,共查出火災隱患21處,督促當場整改19處,限期整改2處,復查兩處,使群眾安全意識真正入腦、入心、入魂。他還利用自己的特長,將防火知識編成方言快板,以打快板表演的方式將防火知識、要點在各村進行表演,還將快板的稿子印成資料一一發放給村民學習,這樣宣傳方法既受到村民們的歡迎,又讓村民很容易的記住消防安全知識,村民們都夸他是“警察明星”。
在五岔村研究該村安全防火演練方案
在五岔村指導義務消防員使用消防器材
9月9日那天下午,李岱桓同志拄著拐杖與社區警務室的協勤來到革東鎮五河村五河自然寨開展消防安全檢查和宣傳工作。從革東鎮到五河村需要先坐船,然后到五河村各自然寨需爬兩、三公里的崎嶇山路,由于當天下午太陽火辣,“秋老虎”威力不減,當他倆爬到半山腰時,兩人已是氣喘吁吁、汗流浹背。因山高坡陡,當他每換一下拐杖都要小心翼翼地保持身體的平衡,稍不留神就可能摔下山,造成終身殘疾。協勤人員關心的對他說:“天太熱、路難走,還是讓我們年輕人多做點就行了”。但他對協勤人員說:“消防工作不能落下任何一個自然寨,再苦我也要撐下去”。當天快黑的時候,他們才趕到五河自然寨,當村民看見他們來到時紛紛熱情的前去攙扶他,還來不及休息便開始走訪檢查每家每戶的消防安全情況。在孤寡老人歐老報家,他發現歐老報家的電燈線吊掛在蚊帳旁邊,而且電線有老化的情況,很容易發生火災,非常危險。于是,他當即拿著電筒和協勤一起幫其換上了新電線,并固定在安全的地方,歐老報老人對他們此舉感動得熱淚盈眶,他對李岱桓同志說:“崽,我一生無兒無女,老來全部都是靠黨和政府來養我,你就像我自己的崽一樣,每次你來都是匆匆忙忙,你現在拄著拐杖也要來看我,我很謝謝你,今天我為你煮了幾個雞蛋,你帶到身上吃”。面對慈祥的老人,李岱桓再也無法拒絕她的好意,剝開雞蛋殼一口吞了下去,他是哽咽的,但不敢流淚,幾個雞蛋的份量不僅僅在于此,更在于村民對他工作的支持與肯定,還有一份感謝,在他看來,他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自己份內的事而已。告別了歐老報老人,他們一個拄著拐杖,一個拿著手電筒,又一家一戶的認真進行安全檢查。所到之處,群眾很受感動,大家不僅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并表決心一定要把消防安全工作做好。很多村民對他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情同手足的情誼,主動打電話向派出所領導表示感謝和贊揚。
大旱面前,李岱桓同志用一副拐杖拖著一條骨折的腿,35天內檢查了8個村11個自然寨的消防安全工作,這不僅是愛崗敬業的表現,更是對黨無限忠誠和對群眾深厚感情的直接體現。“民生是最大的警務,安全重于泰山”是讓李岱桓同志用一副拐杖撐起了他為人民服務的心理晴空,他總想盡力去為群眾做點什么,只要人民群眾得到安全、得到實惠、得到快樂他都愿意去做,哪怕是付出生命!由于他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和取得的實效,多年被縣公安局評為先進個人。
李岱桓同志參加三下鄉文藝演出表演快板節目《警鐘長鳴為大家》場景
李岱桓同志的工作如此,在文藝方面也表現得非常出彩,近年來在工作之余還創作了大量的快板、小品作品,在縣、州內的各項賽事中獲得大獎,特別是編寫公安戰線上的文藝作品更為出色,創作了《吸教訓創安全》《警鐘》《幫教出了好村長》《黨的功德照子孫》等40余部文藝作品,反映了當前創先爭優、四幫四促的工作新氣象,為該縣的文化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楊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