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里經濟開發區建立項目準入和退出機制
近日,凱里經濟開發區正式啟動項目準入和退出程序,這標志著該區已由追求速度和數量的粗放型創業逐步向產業轉型與創新發展的過渡。
該區成立11年來,始終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城市化發展戰略的首要位置,引進了中昊電子、中泰生物科技、黃帝車輛凈化器、西蒙斯電梯、貴龍客車等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輻射帶動強、產出效益好、就業容量大的重點項目,初步形成了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高新技術、藥品食品等為主導的工業產業結構,奠定了“工業強區”戰略基礎。截止目前,全區已入駐企業231戶,注冊資本10.6億元。
今年下半年以來,該區在引進項目時實現了三個轉變,一是建立項目準入聯席審核制度,經招商、規劃、發改、建設和國土等部門聯席審核擬引進項目是否滿足產業規劃、投資強度等要求后報管委申請準入,實現了由過去的“饑渴招商”向“擇優招商”的轉變;二是建立投資協議評審制度,經有關工作部門出具專業評審意見后呈主任辦公會議研究決定,實現了由過去的“一人拍板”向“集體決定”的轉變;三是建立投資協議履行情況跟蹤機制,新引進的投資項目簽訂正式投資協議后未經論證和許可,一般不得隨意變更投資總額、占地面積、建設地點、建設規模、開工時間和投產時間等主要內容,并明確專人全程代辦相關手續和跟蹤項目建設進度,實現了由過去的“重招商、輕服務”向“引進來、服好務、能發展”的轉變。
此外,該區還加大了對歷史遺留項目的清理力度,一是對久拖不建、長期無實質性開工的項目,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二是對不符合產業發展規劃、對周邊環境污染較大的項目,根據項目實際建設情況予以適當補償后勸退;三是對逾期開工、半拉子工程項目,要求投資方履行投資協議或簽訂補充協議,限期建成投產、達產,否則予以終止協議。
在上述機制的保障下,該區1-9月成功引進了一批大項目、落地了一批大企業、開工了一批大工程,累計簽約項目共54個,完成協議資金245.12億元,完成到位資金30.45億元。(鄧造標 黃昌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