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5億年前曾發生“生命大爆炸”
本港訊 (吳如雄 攝影報道)19日,黔東南州古生物專家巫宜山向記者透露稱,經有關專家對杷榔動物群歷時5年的研究,并從考察發掘的數十種新物種化石認定,該動物群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炸”的重要遺跡地,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據悉,杷榔動物群位于黔東南、黔南等地境內,地域面積為100平方公里以上,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最大面積的寒武紀動物群。
據介紹,2004年4月,黔東南州凱里四中的師生們前往凱里城郊翁里博進行科普活動時,一名學生在亂石堆中意外地發現一件5億年前下寒武紀珍稀的棘皮類動物、被譽為“地球最早的先民”的始海百合(當年貴陽晚報曾對這一重大發現進行了報道)。此發現當年被列為世界古生物界2004年重大發現之一,化石群被命名為“杷榔動物群”。
近日,專家又在該動物群首次發現了環飾蠕蟲新、長尾娜羅蟲、加拿大蟲、林喬利蟲等珍稀新種及珍貴的動物胚胎化石。它的發現體現了澄江生物群大滅絕后,生物物種又在杷榔動物群保留和復蘇及產生和演化,成為今天“寒武紀生命大爆炸”研究中不可缺失的一個重要環節。
“歷經5年的考察研究,如今杷榔動物群僅黔東南州凱里市周邊范圍就已發掘了3萬多件珍稀化石標本,其中有數十件為世界上首次發現的新物種!蔽滓松秸f,研究“寒武紀生命大爆炸”此前有3個重要的生物群,即1909年發現的5.15億年前加拿大布爾吉斯生物群、1982年發現的5.2億年前的凱里動物群、1984年發現的5.3億年前云南澄江動物群。而5.25億年前的杷榔動物群由于發現時間較晚,所以近年來才逐漸引起國際古生物的關注。從發掘的新物種化石標本發現,古生物專家一致認定它是又一個研究“生命大爆炸”非常重要的生物群,是世界上研究地球早期生命最理想的平臺。
據了解,地域涵蓋黔東南州、黔南州及銅仁部分地區100多平方公里范圍內的杷榔動物群呈群落分布,自發現短短5年來,專家們考察范圍僅僅為5%時便發現了數十種新物種,“由此可見,它的科研潛力非常巨大,相信更多的新物種還將會被發現。”巫宜山說。
相關背景
“寒武紀生命大爆炸”又叫“生命大爆發”,被稱為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寒武紀是地球歷史上最早有豐富動物化石記錄的時代,達爾文對寒武紀海洋動物的突然繁榮深感困惑。大約6億年前,在地質學上稱做寒武紀的開始,絕大多數無脊椎動物門在幾百萬年的很短時間內出現了。這種幾乎是“同時”地、“突然”地出現在寒武紀地層中門類眾多的無脊椎動物化石,而在寒武紀之前更為古老的地層中長期以來卻找不到動物化石的現象,因此被古生物學家稱作“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達爾文在其《物種起源》的著作中提到了這一事實,并大感迷惑。目前,隨著化石的不斷發現及新理論的建立,這一謎團最終將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