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二號明年“奔月”衛星正在進行總裝測試(圖)
“嫦娥二號”明年底“奔月”衛星正在進行總裝測試 已突破了X頻段測控、近月捕獲等關鍵技術
據法制晚報消息 國防科工局今天召開國防科技工業工作會議。相關人員在會上透露,“嫦娥二號”任務各系統已基本完成產品研制,衛星正在進行總裝測試,預計于2010年底發射升空執行試驗任務。
據了解,探月二期工程(包括“嫦娥二號”和“嫦娥三號”任務)經過各系統的努力,各項工作總體進展順利。“
“嫦娥二號”衛星是探月二期工程的技術先導星,其主要目的是為“嫦娥三號”任務實現月球軟著陸進行部分關鍵技術試驗,并對“嫦娥三號”著陸區進行高精度成像。
目前,“嫦娥二號”衛星突破了地月轉移軌道發射、X頻段測控、近月捕獲、環月飛行軌道控制、深空測控通信及高分辨率立體相機研制等六項關鍵技術。
據悉,一年來,衛星系統已完成關鍵技術攻關、正樣產品的驗收工作,正在進行整星總裝測試和大型地面試驗驗證;火箭正樣產品目前正在按計劃生產和試驗;發射場系統、測控系統和地面應用系統正按計劃進行地面設備改造和試驗。
來自國防科技工業工作會議消息,“嫦娥三號”任務主要關鍵技術已經突破,完成了方案階段研制工作,目前已正式轉入初樣研制階段。
嫦娥工程地面應用系統總設計師兼副總指揮李春來告訴本報記者,“嫦娥二號”與“嫦娥一號”相比有幾點不同,具體體現在著陸方式與相機分辨率等方面。
總設計師李春來比較“二代嫦娥”(前)和“一代嫦娥”
著陸方式:軟vs硬
“嫦娥二號”有望采取軟著陸的方式降落月球,來驗證軌道控制等相關技術。
李春來此前表示,“嫦娥一號”衛星受控撞擊月球表面,來進行“變軌”試驗。通過對撞擊月球表面瞬間的影像拍攝等方式,為今后探測器在月球軟著陸收集科學試驗數據。
空間分辨率:CCDvs普通
“嫦娥二號”一個重要特點是,其將搭載的CCD相機分辨率比“嫦娥一號”高出許多,能獲得更清晰、更詳細的月球表面影像數據和月球極區表面數據。
而“嫦娥一號”采用相對普通的照相機空間分辨率:10米vs120米
“嫦娥一號”的空間分辨率是120米,而“嫦娥二號”則達到了10米。在科學上,空間分辨率是越小越清晰。
●新聞延伸
“嫦娥三號”2012年擬發
嫦娥工程地面應用系統總設計師兼副總指揮李春來告訴本報記者,“嫦娥三號”計劃將于2012年或2013年發射。
據了解,“嫦娥三號”在月球實現著陸后,將分為兩部分:著陸器和月球車。月球車將在月球表面巡游,著陸器定點守候。
月球車巡游的范圍可達5平方公里,在90天的時間中實現月面巡視、月夜生存等重大突破,開展月表地形地貌與地質構造、礦物組成和化學成分等探測活動,并抓取月壤在車內進行分析,得到的有關數據將直接傳回地球。
李春來介紹,探月三期工程,具有自動采樣返回技術的月球探測器預計于2016年或2017年發射,預計在2017年實現首次無人采樣返回地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