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讓科技更好地為農服務”
歲末北京寒意逼人,正在這里召開的全國農業工作會議一間會議室里卻暖意融融。來自全國33個農業高校和涉農院校的院長、校長們,圍繞農業科技創新、農業技術推廣等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讓科技更好地為農服務!”北京農學院院長王有年的一句話道出了與會代表們的心聲。
我國糧食連續6年增產,農業科技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農業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從“一五”時期的19.9%提高到目前的51%。但是,制約農業科技創新和為農服務的深層次原因還有待解決。
代表們反映說,科研、教育、推廣三個體系相對獨立運行,相互銜接不緊,影響了農業科技形成整體合力。
“實現科技成果落地,企業開發的作用不可忽視。現在教授拿著成果到處找企業開發的現象隨處可見。”華南農業大學校長陳曉陽說,“把科技成果和企業銜接起來,實現一個教授,領一個團隊,扶一個產業,富一方農民,龍頭企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江西農業大學校長黃路生也認為,科研成果的推廣重點依靠大型企業。大型企業與科研院校如果能夠結合,既解決了研究階段樣板空間有限的問題,又使得成果得以應用,企業和高校各得其所。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兩次想發言,都被別人搶了話筒。福建農林大學校長鄭金貴話音剛落,柯炳生就搶過話筒開始發言:“要將農業人才培養和農業推廣體系結合起來,高校與地市、縣合作,加強農村技術推廣員的培訓工作。”
“農業部很尊重我們農業大學的校長,從大會給我們排的座位就可以看出來,我們的位置都靠前。”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瓊的話引起一片笑聲,“我的建議是,農業部能不能從基層農技推廣體系中拿出一些崗位,接納特設崗位期滿的大學生,既能解決特設崗位大學生期滿的就業問題,又能滿足基層推廣體系人才短缺的問題。”
不知不覺會議已近尾聲。“剛才大家都提了建議,我也向大家提三個建議。”新任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說,“第一個就是要加強農業科技的自主創新。我們各個地方的農業大學,如果都有一兩個創新技術在國際領先,那我們農業的科技創新問題就有了很好的突破。第二個就是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問題。高校在農技員的培訓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的職業教育還是短腿,要加強職業教育在培訓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三個就是人才培養問題。正規高等教育培養正規的人才,也要擔負起培訓農村人才的作用。從產業發展需要出發,突出農科特色和優勢,圍繞產業發展辦好高等農業教育,為‘三農’事業輸送各種層次、各種專業的優秀實用人才。”
直到會議宣布結束,韓長賦和一些大學校長們還意猶未盡,繼續討論交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