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總理表態大搞科技 科技板塊10年流放歸來
2010年中國調結構,首當其要的是調整產業結構。新一輪科技時代已具備了中央、地方政府、企業合力共推的條件。電動汽車、LED、3G 支付,大資金三面合圍。
從來沒有哪一個冬季像今年這般繁華似錦卻惴惴不安。直到溫總接受采訪,明確表態要大搞科技。除了科技,我看不出人類還有什么新鮮的東西。
此前總擔心,2009 年保增長的魔瓶以國進民退的方式收官,又會在2010年釋放些什么樣的魔鬼出來。但科技帶來的新"性,也許會真正激活民間投資的血液,對沖投資經濟和國有經濟的老邁。
美國人要挽回逐漸失去的隱形霸權,歐洲要做垂暮掙扎,中國要擺脫現有經濟鏈條的符咒,至少要給民營經濟一個看得過去的空間。未來幾年,會是另一波蕩氣回腸的科技歷史。
科技板塊已基本達成共識
2009年9月9日,海虹控股放量漲停。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人記得這個遠去的信號。海虹控股乃是A股元老級的股票,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被不少資金視作盤面語言的某種風向標。
這一次也不例外,當絕大部分的人還渾然不覺的時候,9月15日,新大陸開始了讓主流機構嗤之以鼻的連續漲停。到現在衛士通、南天信息動不動的漲停,到老氣橫秋的大唐電信12月突然脫胎換骨,物聯網已成燎原之勢。整個板塊也從無序混戰,到了一個有層次性的格局。
前面跟一位券商的朋友交流,他說他去路演的時候很吃驚,兩個月前基金叮科技股傲慢得不得了,認為炒物聯網和炒甲流是一個檔次的事情,兩個月后突然比他還積極的籌劃科技股到底該超配多少。他說,其實我們早該想到的,但是當初總覺得就是溫總理一句話,就像情人一句承諾,總不大可靠。
事情的邏輯其實是很簡單的,每次金融危機之后,必定是產業的升級。科技以前是4年一輪回,從2000年到現在已經10年了,科技股沉默了十年,互聯網經濟告一段落之后,最具有突破口意義的,那就是物聯網。
什么是物聯網?實際上大家都沒法去定義,但是一定有感覺。我記得上大學的時候,剛開始飯卡是飯卡,體育鍛煉卡是體育鍛煉卡,門卡是門卡,上網卡是上網卡,后來就都搞到一張卡上了,叫做一卡通。這就是簡單的物聯網模型了。整合營銷,資源集成,最大限度的降低社會成本。
科技革命有兩個戰略性的方向,能源革命和純技術革命,一個是開源,一個是節流。前者就是新能源,后者就是新材料、信息工程。這構成了溫總理說的戰略性新興行業的核心。中央現在有保有壓,打壓的是地產、過剩產能相關行業,鼓勵的是戰略新興產業。
所以,請讀者達人們原諒理財周報一再的啰嗦的做這個板塊選題,因為實在是蠻重要。在此前的系列報告中,我們說,新興行業是作為一段時間行情的主導題材之一。目前的行情在逐步反映這個預期。
網絡泡沫的破裂,讓科技股流放十年之久,人人棄之而后快。但回頭去看中興通訊、東軟集團、用友軟件],我們該知道,科技永遠年輕。
蓋茨逼急了
科技板塊林林總總,怎么去甄別呢?
2005年聯想收購IBM 的PC業務的時候,大家很祝豪。現在人們才發現上當了。IBM把一個過時的制造業包袱扔給了中國人。IBM后來跑去干嘛去了呢?去搞云計算去了。
什么是云計算?物聯網時代所產生的數據量將是難以想象的龐大,將對數據處理與儲存技術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戰。IBM就是干這個事。這一招也把蓋茨給逼急了。
科技股在滬深股市,是個龐大的族群,涉及到經濟、生物、國防等方方面面。其中,以電子信息、生物制藥、精細化工、網絡科技、環保技術、航天航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育種等行業的科技創新和應用最為突出,是科技創新和技術應用的核心力量。
現在來看,以電動汽車為突破口的新能源技術、以手機支付為突破口的物聯網技術和以LED為突破口的智能光電技術,是最具有短期爆發性的三個方向,也是科技融入生活的典范領域,也許五年之后,我們誰都不知道彼此是靠什么在聯系。
牢牢記住:尋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擁有核心應用技術的上市公司。比如大唐電信、長電科技、同方股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