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戒網機構管理空白急需填補
事件
網癮少年之死
針對廣西少年鄧森山在戒網訓練營死亡一事,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南寧市教育局副局長潘永鐘表示,因戒網機構屬于新興事物,尚無政策及監管部門對其進行指導或約束,處于法律真空狀態,希望國家能盡快出臺辦法,指定相關部門對其進行管理。
■官員表態
戒網方法似新兵訓練
廣西南寧市教育局副局長潘永鐘表示,目前,該戒網訓練營已被責令整頓。網癮少年事件經媒體曝光后,教育局聯合相關部門對南寧起航拯救訓練營及同類學校進行調查,“雖然網戒機構都打著學校或培訓班等牌子,但在教育部門的登記監管記錄內,卻沒有一所學校申報,包括其廣告都沒有得到相關部門批準”。
潘永鐘稱,戒網機構除需有一定的資質外,還應具備心理學、行為學及體能方面的專業訓練能力,但在其調查的戒網機構中,均未對此有相關研究,只是憑借以往經驗,或是借助訓練成年人的方法,如部隊訓練新兵的方法矯正中小學生的不良習慣。
本報記者李秋萌
■回訪
“父母一定要多和孩子溝通”
談起事件的緣由,死者鄧森山的父親鄧飛十分自責,他反復強調是自己當時為了省事把孩子送到了訓練營,“要不是我,也不會把兒子送上絕路”。他說,兒子鄧森山從小身體結實,還樂于助人。只是他后來要做生意,才逐漸疏忽了孩子的教育,使得孩子逐漸迷上了網游,走上不歸路。
他告誡全天下的父母們,工作忙,都是借口,父母一定要多和孩子溝通,這是不可替代的。他就是當時因為忙點小生意,才疏忽了與孩子的交流,使得孩子迅速迷戀網絡,不能自拔。之后,又因為嫌麻煩,才把孩子交給訓練營來管教,哪知道,現在的訓練機構大部分為了賺錢不擇手段,才導致最終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