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資建虛擬大學園 逾50多所名校加入
2002年5月11日,中國人民大學深圳研究院在深圳虛擬大學園正式掛牌,成為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知名學府后,較早進駐虛擬大學園的內地高校。今天,虛擬大學園已經迎來50多所海內外知名大學,80多家重點實驗室和項目進入大學園的創新平臺。虛擬大學園成為深圳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重要推動力。
虛擬大學的緣起
12年前的深圳,科技型創新企業星羅棋布,中興、華為早已嶄露頭角。然而,與高新技術產業蓬勃興起相對照的是,那時的深圳既缺乏大量、穩定的高科技人才,又缺乏較強的科研開發力量,大量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缺乏人才和研發后勁。當時深圳市科技局做的專項調查發現,2000年由深圳市認定的89家高新技術企業需要增加人才7527人,比1996年增長57%,年平均遞增14.3%。
深圳的大學科研基礎相對薄弱,僅依靠做強現有的資源,難以迅速取得效益。與國內外知名大學合作,則可以發揮深圳市場經濟優勢與外地高校雄厚科研力量的互補優勢。 1996年12月,清華大學與深圳市合作,在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設立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隨后,一批國內著名的有實力的大學,紛紛前來尋求合作與發展,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在深圳尋求科研成果產品化,從市場獲得企業和資金支持。 根據這些情況,我們當時建議市政府,在高新區內聯合國內(包括香港)有實力的著名大學,建立一種新型的合作關系,創建一個第一流的、在國際上也有相當影響的以高科技開發為中心,實現產、學、研結合的大學合作基地,建立比較雄厚的經濟技術基礎。
虛擬大學數易其名
構思虛擬大學園時,最早的名稱是“大學合作基地”。在基地內,海內外各知名高等院校紛紛進駐深圳,輻射香港、東南亞和我國華南地區。我們對大學合作基地的門檻設定得很高,要求入駐院校是名牌大學和重點學科,以理工科與現代經濟管理為重點。基地為深圳經濟和高科技產業發展服務,也推動內地高校科研成果走向市場,創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