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試點地區IPTV去留難料 廣電布下二級播控平臺
21世紀經濟報道訊 12個試點城市的三網融合實施細則依然在緊急制定中,然而關于非試點城市已有IPTV業務的去留仍無定論。
從2005年至2009年間,廣電總局陸續批準了共兩省12市的電信運營商開展IPTV業務。但事實上,一些未獲廣電批準的省份也在發展 IPTV業務,包括廣州、重慶、成都、佛山等地。
在兩部委圍繞三網融合進行激烈博弈的期間,今年4月,廣電總局曾內部下發“41號文”叫停未獲批地區的IPTV業務。隨著本次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名單的出爐,此文件到了實施的邊緣時刻。
而據記者了解,截至2010年6月,全國的IPTV用戶已經突破520萬戶。而此次三網融合試點城市的IPTV用戶數量還不到200萬戶,且兩者試點范圍并不完全重合。這意味著,非試點地區超過300萬IPTV用戶面臨被叫停的風險。
7月14日,本報記者獲悉,在日前召開的工信部內部會議上,工信部副部長奚國華表示,三網融合的本質是業務的雙向進入,但目前的雙向進入是有限度的進入,對此試點地區通信部門盡快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特別要處理好已經發展IPTV業務但尚未納入試點地區的發展建設問題。
非試點地區IPTV的去留
在7月1日公布的三網融合12個試點城市中,只有上海、哈爾濱、南京、杭州、深圳等5個城市稱得上IPTV的強勢區域,北京、青島、綿陽、長株潭的IPTV用戶則幾乎為零。
廣電行業專家、中廣互聯總編吳純勇認為,北京、青島擁有相對強勢的廣電運營商讓其IPTV業務難以推進,而綿陽和長株潭的用戶規模有限也限制了 IPTV的發展空間。
與新增的IPTV區域相比,此前基礎較好的很多城市卻在試點中落選了。比如說江蘇的蘇州、無錫、南通等,遼寧的盤錦、沈陽,黑龍江的黑河、牡丹江,陜西的西安和漢中,福建的福州等地。
有南通廣電人士告訴記者,南通已經發展了10萬IPTV用戶,蘇州、無錫的用戶數量都超過15萬,但因為沒有進入試點范圍,現在當地電信部門已經放緩了發展IPTV的速度,因為擔心被叫停而造成更多的善后麻煩。
據記者了解,擁有超過470萬戶IPTV用戶的中國電信尤為緊張:一方面,中國電信要在試點城市與當地的廣電部門協調盡快建立了IPTV等內容播控平臺;一方面則非試點城市仍在焦急等待IPTV的去留結果。
對此,廣電總局科技司有關人士表示,“雖然很多已經發展IPTV的城市未能進入三網融合的試點范圍,但是為了避免重復建設,本來獲得合法資格的 IPTV業務應該會保留,但需要與廣電的播控平臺來加強管理。”
該人士指出,2011年7月第二批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將出臺,廣州、重慶、天津等此前落選的城市也有望入圍,所以不可能先叫停當地的IPTV等明年獲批后再發展。
今年以來,各地電信運營商對于IPTV業務均無高調發展之意。有電信運營商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我們將IPTV定位成繼有線電視、數字電視之后的又一家庭‘電視新看法’,非常低調,不能明著干。”
“如果說廣電全面叫停非試點區域的IPTV,這可能會導致電信也叫停非試點區域的廣電寬帶業務。”中國數字電視主編包冉表示,“雖然這兩大業務占各自收入比例并不高,但這也與三網融合的宗旨相違背,而且是雙輸的選擇。”
據悉,在非試點區域中,成都、重慶、天津同樣有大量的廣電寬帶用戶,如果這些被叫停對廣電的傷害同樣很大。
不過廣電總局科技司有關人士表示,“此前已經發展的非法IPTV用戶必然被強制叫停,而且其他還沒有開展IPTV業務的非試點區域,其在試點期間則依然不能發展IPTV業務。”
吳純勇認為,從目前來看,廣電全面叫停非試點城市IPTV的可能性不大,雙方更多是通過談判來解決各自的沖突業務,試點城市的政府也將從中起到協調作用,即便很多城市IPTV業務提速,短期內也不會沖擊到廣電在視頻業務領域的優勢。
二級播控平臺
非試點城市IPTV的去留仍需廣電總局和工信部具體協商,但是關于IPTV、手機電視等內容播控平臺建設的問題卻已經提上了日程。
7 月14日,本報記者獲悉,在近日廣電總局的內部會議上,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表示,要加快建設IPTV和手機電視的內容播控平臺,而播控平臺要分兩級,一是全國性播控平臺,主要由央視、上海文廣和杭州華數來建設管理,而其他試點地區則需要由當地的廣電運營商建設區域性IPTV內容播控平臺。
試點方案中指出,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負責IPTV、手機電視集成播控平臺的建設和管理,負責節目的統一集成和播出監控,而用戶端、計費管理則由廣電和電信雙方協商確定,而電信企業可以提供EPG(電子節目指南)條目和節目,但需要廣電播出機構審查后統一納入節目源,而在確保安全播出的情況下,廣電播出機構和電信企業可以通過合作或合資來發揮各自的優勢。
這意味著上海文廣、杭州華數等與各地電信運營商合作發展IPTV的模式得到了確認。然而各地的電視臺等廣電播出機構都對IPTV、手機電視和互聯網電視等新媒體業務表示了興趣,并且也提出了建立新媒體播控平臺的要求。
在這樣的情況下,廣電總局提出了二級內容播控平臺的架構。據記者了解,安徽電視臺則成為首家獲得新媒體二級播控平臺資格的地方廣電播出機構。
“雖然上海文廣百視通、杭州華數的新媒體播控平臺依然虧損,但是從長遠來看,如果三網融合在全國推廣,其盈利前景還是不錯的。”包冉認為,這是其他電視臺覬覦的主要原因。
他認為,在二級平臺開始大規模建設后,杭州華數、百視通全國推廣IPTV、手機電視、互動數字電視以及互聯網電視的可能性將降低,因為各地廣電播出機構都希望壟斷當地的新媒體內容市場。
對此,杭州華數傳媒網絡公司總裁勵怡青認為,三網融合不能僅靠一家或幾家企業,它涉及許多產業鏈,需要大量的企業協同作戰,更多地方廣電機構進入對IPTV等三網融合業務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動力。
奚國華也表示,試點地區通信部門盡快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特別是與當地廣電積極協商,拿出播控平臺建設的進程表。(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