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動轉變TD終端發展思路:數量不是關鍵
網易科技訊 11月4日消息,在逐漸意識到“為什么蘋果公司能以一款手機打天下”之后,中國移動開始不再把“終端數量和款型”視為發展TD-SCDMA甚至未來發展TD-LTE的最大阻礙。
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曉慶在11月4日中午接受網易科技采訪時,亮出了手中一款即將面市的新一代OPhone手機。黃曉慶表示,這款OPhone手機中的一些體驗已經不亞于廣受用戶追捧的iPhone4。言外之意,如果能把一款手機做到極致,就不愁沒有蘋果式的市場效應。
大象手機將采用OPhone3.0
今年,黃曉慶頻繁出現在移動互聯網相關會議,并與國內外合作伙伴交流中國移動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研發。在11月4日召開的“國際移動互聯網架構與標準化峰會”中,黃曉慶又一次提到了中國移動的WiiSE(無線互聯網和IP服務環境)工程。
據了解,WiiSE是中國移動在三年前設立的以移動互聯網為核心的端到端研發計劃,LTE、大云計劃等都是這一工程中的項目,而OPhone則是WiiSE工程終端體系中的一個研發產品。
OPhone是中國移動基于谷歌Android平臺開發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2009年8月底,中國移動正式推出OPhone平臺,并先后推出OPhone 1.0、OPhone 1.5和OPhone 2.0三個版本。目前,中國移動已開始研發OPhone 2.5和OPhone 3.0。
關于中國移動目前正在研發的、初步定位為“平板電腦+語音通信”的新型終端產品(內部稱其為大象手機),黃曉慶介紹說,這類終端產品將采用OPhone 3.0操作系統,而這一系統的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是可實現“裸眼3D”。此外,采用該系統的終端產品可實現短信、彩信、郵件自由放大,以及同步備份等功能。
雖然黃曉慶未能透露這一研發項目的更多細節,但他表示,運營商研發終端產品不是為了賣手機,而是希望作為一個平臺為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提供規模化、集中化、普及化的應用,而無論是手機、平板電腦還是其他終端產品,其用戶體驗是關鍵所在。
TD-LTE產業發展關鍵在芯片
在以OPhone為重點推動3G終端發展的同時,中國移動已開始并行發展TD-LTE網絡及終端。
在網絡建設方面,除了在上海部署的全球首個TD-LTE演示網,中國移動還將在工信部發文之后,在國內其他城市部署TD-LTE試驗網。在終端方面,基于TD-LTE網絡的上網卡、手機、平板電腦,以及用于“即攝即傳”業務的轉換終端CPE等產品,已經陸續在上海亮相。
不僅如此,全球已有十幾家運營商表示將要部署TD-LTE網絡。其中,日本軟銀公司已于日前開始部署TD-LTE試驗網,而歐洲一些運營商也將在近期啟動這項工作。
也就是說,在系統設備方面,國內TD-LTE的發展速度與國外相比并沒有大的差別。而基于TD-LTE的多種數據終端的出現,也意味著TD-LTE產業鏈開始逐步形成。不過,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評價TD-LTE產業發展時指出,芯片研發仍是TD-LTE產業進程中的較大阻力。
鄔賀銓表示,TD-LTE芯片需要更高的精度,所以研發出較為成熟的芯片產品仍需時日。他認為,2010年年底至2011年年初,第一版TD-LTE芯片將達到“可以使用”的水平;而達到“可商用”水平的TD-LTE芯片,還需要一年至一年半的時間,不會早于2012年。(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