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貪吃基因 能促進食欲使人發胖
核心提示:牛津大學和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的最新研究證實,一種與肥胖有關的基因能通過促進食欲使我們發胖。換言之,正是因為人體內攜帶這種“貪吃基因”,使得我們的節食努力往往以失敗告終。
中國日報網11月18日報道 你可曾有過這樣的減肥經歷:無論當初的決心多么堅決,最終還是會屈服于美食的誘惑?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6日的報道,牛津大學和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的最新研究證實,一種與肥胖有關的基因能通過促進食欲使我們發胖。換言之,正是因為人體內攜帶這種“貪吃基因”,使得我們的節食努力往往以失敗告終。
這種名為FTO的等位基因最早發現于2007年,它定位在人體第16號染色體上,有分別來自父母的各一個副本。調查顯示,多達14%的英國人兩個FTO基因副本均出現變異。跟沒有變異副本的人相比,他們的肥胖風險增加了70%,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了50%。有49%的英國人攜帶一個FTO基因變異副本,他們患肥胖的可能性跟正常人相比要多30%,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大了25%。科研人員認為,FTO是一種與肥胖有關的最普遍的基因。
據英國醫學會研究理事羅杰·考克斯介紹,這一研究使人們重新認識到,僅僅鍛煉或節食來對付肥胖并不奏效。科研人員目前正致力于研究如何通過藥物或者其它方法“關閉”這種基因,從而在根本上解決減肥反彈問題。
此前研究顯示,有四分之一的英國人正在努力減肥,但是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人最后會直線反彈——大多數人最后比減肥前還要重。英國堪稱“最胖”的歐洲國家,被歸類為超重或肥胖的男女超過了人口總數的70%。肥胖增加了他們罹患心臟病、癌癥和糖尿病的風險,每年也讓耗費國民健康保險高達十億英鎊。
更多關于 的新聞
沒有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