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迷你垃圾處理器回收廚余
核心提示:北京市的垃圾分類剛剛起步,遠在數千里外的檳城亦然。作為馬來西亞第三大城市,如今的檳城已非百年前孫中山先生五度踏訪的“檳榔嶼”,而是享有“東方花園”、“美食天堂”之譽,但是同樣面臨日趨嚴重的垃圾困擾。
北京市的垃圾分類剛剛起步,遠在數千里外的檳城亦然。作為馬來西亞第三大城市,如今的檳城已非百年前孫中山先生五度踏訪的“檳榔嶼”,而是享有“東方花園”、“美食天堂”之譽,但是同樣面臨日趨嚴重的垃圾困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隨著一家只有16名員工的小公司“先行先試”,檳城開始踏上一條垃圾再利用的特色之路。
中新社記者近日前往當地一個名為Bayan Baru Market的菜市場,目睹了“小機器”有效處理大宗廚余的過程。
所謂“小機器”,是一種具有粉碎榨汁功能的小型廚余垃圾處理器。據檳城VRM BIOLOGIK公司馬方負責人蘇有安介紹,這種在大馬生產、鋼質材料的機器,連同相關技術,是一位澳洲人的發明專利。相比歐洲處理廚余的“大塊頭”,它要“迷你”得多。
記者看到,小碎食機置于菜市場的一角,旁邊是一個水龍頭,透過細細的鐵管,連通室外數個大型封閉嚴實的塑料箱。設施簡單,其貌不揚。
公司員工李玶萍小姐從菜市場收集來一堆水果皮。蘇先生抓起一把,放入碎食機的入口處,打開電源、水龍頭,倒入少許特制“藥水”,然后用一根木棒往下搗送。碎食機開始粉碎果皮,所榨出的液汁沿著管道流動,很快便輸送至外面的塑料箱。
蘇先生說,這種廚余再利用的最大特點是環保,沒有任何難聞的怪味。“奧妙就在于所加入的‘藥水’,用純天然植物制作,無毒,而其中含有的細菌可吸除果皮、剩菜剩飯等廚余的化學成分,經過28天發酵,便可變廢為寶,且不產生沼氣。”
另一個特點是高效、經濟,成本低。據介紹,8800馬元一臺的碎食機,耗電量很少,一分鐘可以處理一公斤廚余,成本大約只有一分錢(馬幣,下同)。該公司自澳洲引進的“藥水”,一瓶容量2升、標價50元,約可用來處理500公斤廚余。
蘇先生表示,公司每隔三個星期派出一輛大卡車,巡回到試點處來抽取塑料箱內的液體,運回去制成有機肥料,然后以不菲的價格出售。
由于該公司的產品彰顯綠色環保理念,能改善環境,減少老鼠、蟑螂等害蟲的襲擾,自今年8月推出后,受到菜市場、學校等客戶的歡迎。檳城市政府主動提供資金支持,目前在這間菜市場及多所學校試點擺放的碎食機等設備,便是由官方來“買單”。
“整個馬來西亞獨此一家,我們對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將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快步伐,明年起進一步在檳城乃至整個馬來西亞推廣。而2013年大馬將依法強制推行垃圾分類,這是一個契機。”
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自言“不會唱歌、會做垃圾處理”的蘇先生表示,公司有進軍大馬以外市場的計劃,包括與中國的一些城市探討合作機會。
記者提及,北京、上海等城市越來越重視城市環保、垃圾分類,正著力破解“垃圾圍城”的難題。蘇先生回應說:“馬中兩國關系友好,很愿意與中國朋友分享我們的技術成果,而小型社區、學校食堂、酒店餐館等,較適合采用這種干凈、環保的廚余再利用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