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7行政村融為城中村(圖)
隨著侗鄉黎平縣城鄉一體化的迅速發展,黎平城區已擴容為7平方公里。2000年前依附在城鎮四周的東關、堅強、民勝、蔬菜四個行政村基本上融入了飛速發展的城區中心。
目前位于黎平縣城區黎陽大道東路的東關村黨委,村民委員會,已經處在城區港澳新區和打靶場居民新區、黎平生態旅游工業園區的核心地帶;堅強村的村“兩委”則直接傲居城中心的古翹街內,與城區的開泰社區相望,是該縣紅色文化、歷史文化旅游的重要部位;民生村的“兩委”卡在黎陽大道中路和黎平商業文化大街的交匯口,與黎平三中比鄰;蔬菜村的“兩委”位于開泰南路最南端。這四個行政村的地理位置均得天獨厚,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均位于黎平403個行政村的前茅,并且已經看不出城鄉之間的差別。
這四個行政村的農田雖然大部分已經貢獻給黎平城區的城市化發展建設,但優惠的穩民政策、豐厚的城市發展用地補償,讓大部分失地農民一夜間成為了“中產階層”,他們利用政府的補償,建起了小別墅,購買了運輸車輛,開起小旅館、小餐館等,更多的村民則從事著房屋出租的小風險高效益行業,他們一不小心就成為了黎平城區第三產業的中流砥柱,還有部分農民通過法律和政策,將農村農業戶口轉成了城鎮居民戶口。
至2012年1月20日,曾經受盡了委屈的城鎮邊緣人——薛家坪村、羅團村、矮枧村的大部分村民,也在一不留神的情況下,“變身”為黎平城區的“一顆細胞”,但是他們還有更大的愿望和需求,薛家坪村的村支書龍湘權、村民楊通和等均盼望黎平早日能夠撤縣建市,早日建成次中心城市和國際級文化旅游城市,如果這些愿望能夠早日實現,他們堅信,他們肯定能夠從城市的一枚細胞融為黎平城市的一滴血液。圖為黎平城區原堅強村北門大壩,現已成為黎平繁華的北門新區。(黃沙 周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