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縣茶業綜合產值達1.5億元
近年來,雷山縣茶葉產業呈現跨越式發展,茶葉產量、茶農收入、企業效益快速增長。筆者從雷山縣茶葉發展局了解到,2010年,全縣茶產量達1000噸,實現茶產品產值9072萬元,茶業綜合產值達到了1.5億元。
茶葉產業是雷山縣傳統優勢產業,為了推動茶產業發展,該縣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強茶葉產業的發展動力,該縣每年安排200萬元左右專項資金開展和完善茶葉生產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無償提供種苗,鼓勵農戶向茶葉產業流動,鼓勵茶葉生產企業積極打造綠色、有機食品品牌,對獲得認證的企業,政府給予2-3萬元的獎勵,并在政策、資金上給予優惠與支持。積極向上爭取資金扶持,去年得到上級茶產業項目資金1275萬元,全部用于茶葉新建基地、低產茶園改造,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扎實推動茶葉產業發展。該縣還加強茶葉標準化、無害化建設,促進茶產業發展質量上檔升位。建成雷山縣茶葉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并已投入檢測工作,組織5家茶葉企業完成了2250畝有機茶園及有機茶產品認證并取得了轉換認證證書,完成茶園無害化太陽能黑光殺蟲燈覆蓋茶園面積2000畝。同時,引導貴州敬旺綠野食品有限公司、毛克翕茶葉研究所等企業實施技改,促進茶產業建設質量全面上檔升位。
該縣加大品牌宣傳,打造名牌產品。在西江景區、縣城樹立了“游天下西江、品雷公山茶”、“品雷公山茶、知天下好茶”和“外交部饋贈禮品—雷公山銀球茶”三幅巨型廣告牌,打造“雷公山茶”這一公共品牌,利用香港文匯報、貴州日報西部茶周刊等宣傳平臺加大宣傳力度,并在西江景區內建立了3家“雷公山茶”專賣店宣傳窗口,同時組織貴州敬旺綠野食品有限公司、苗家春茶葉公司等茶葉企業參加上海國際茶葉博覽會、北京國際茶葉博覽會、遵義國際綠茶博覽會、廣州國際茶葉博覽會、深圳國際茶葉博覽會、凱里特色優勢農產品展銷暨“萬人品茗會”等活動,獲得上海世博會中國名茶評比“金獎”及首屆“國飲杯”全國茶葉評比“一等獎”。
同時,培育茶莊茶樓,營造茶文化氛圍。利用縣職業技術學校教學資源條件,開設了茶藝班、茶葉營銷中專班,培養茶藝、茶葉銷售人員30余名,在縣城、西江景區等地開設茶樓、茶館共5家,組建“清心茶藝表演隊”編排了“雷公山銀球茶”、“雷公山清明茶”兩套苗族茶藝,深得州內外領導和專家的好評和認可。
此外,重點開展茶葉生產技術培訓活動。近幾年來,縣茶葉發展局對茶葉生產技術培訓工作十分重視,將茶葉技術培訓作為“新型農民培訓”項目的主要內容,并派出技術人員奔走在課堂、茶園和茶葉加工廠,講課與示范操作相結合,讓茶農聽得懂、看得清、學得會、做得好。2010年,發放茶葉生產技術資料2000份,發放茶葉生產管理技術明白書等技術資料800余份,切實為茶農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唐光新 肖將軍 劉吁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