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6661戶群眾告別樹皮屋
秋高氣爽的11月,筆者行走在雷山縣農村村寨看到,角牛頂、木青瓦、雕花窗、美女靠…一棟棟具有黔東南吊腳樓民居貯立在青山綠水間,成為農村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
“以前砍伐木林,得刮下木皮來蓋房!毕肫饚啄昵暗那樾,54歲的西江鎮麻料村民潘寅學刻骨銘心,如今,潘寅學的新房換上青瓦,四面墻壁裝得嚴嚴實實。“今后刮風下雨,再也用不著提心吊膽過日子了。”潘寅學喜滋滋地說。
雷山堅持把農村危房改造與新農村建設、建設農民文化家園、發展鄉村旅游、創建“八好”村寨等結合起來,加快農村危房改造步伐,昔日“夏不遮雨,冬不御寒”的茅草屋、樹皮屋,如今已煥然一新。有的村寨配備了健身場所,有的建起了民族文化蘆笙場,還有的開辦“農家書屋”,不斷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西江村民李顯雄把自家的危房改造成具有苗族文化特色的“農家樂”,年有收入4萬元。在西江村像李顯雄這樣的人家就有6戶。
據悉,自2009年以來,雷山籌建資金1.76億元,其中:上級補助6941萬元,地方配套和群眾籌資1.07億元,對實行5000元至2萬元不等的補助,2011年該縣農村危房改造任務數為3440戶,政府補助資金共計投入2336.3萬元,于10月底完成任務,并通過縣級驗收。截止11月24日,該縣共完成農村危房改造6661戶,惠澤群眾2.6萬人。(潘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