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112個古老銅鼓路燈“扮特”旅游縣城(圖)
本港訊 (潘國雄 攝影報道)夏晚,雷山縣民族廣場象征著民族大團結的56根用苗族文化打造的路燈柱“龍騰鳳舞”,懸掛在兩邊的112個銅鼓和牛角的彩燈與苗族銀飾創意中心、“吊腳樓”的翹角、花窗,風雨橋,丹江河畔,民族廣場,馬家屯坡,苗飾刺繡樓“萬盞馬燈”流光溢彩,相互輝映,吸引上千名雷山市民和過往游客駐足欣賞和拍照留念。
沒有做不到,只怕想不到,雷山縣立足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優勢,大膽探索,用苗族民間古老傳統的“傳家寶”如銅鼓、牛角、美人靠、蝴蝶“媽媽”、花窗、游客、剌繡、銀飾、蠟染、蘆笙、苗族歌舞和農耕文化等苗族文化元素和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旅游縣城,走出了一條創意城鎮發展之路,“一街一特、一巷一景”初具雛形,贏得了外界的認可,先后被先后被評為“中國十大最好玩地方之一”、“中國苗族銀飾之鄉”和“中國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國最佳旅游縣城”、“中國最美的小城”等,有力地推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截至6月底,該縣接待游客38.5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92億元。圖01743為獨具魅力的民族廣場銅鼓、牛角路燈一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