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地坪風雨橋通過驗收 山寨國寶再現風采
本港訊 (特約記者 吳興文)近日,記者在黎平縣獲悉,已經按照原貌修復竣工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黎平縣地坪風雨橋順利通過了貴州省文物局驗收組的驗收,已有一百余年歷史的國寶----地坪風雨橋重現昔日風采。
地坪風雨橋座落于黎平縣城南108公里處的地坪鄉所在地,它始建于清光緒八年(1882年),橋長56米,寬4.5米,飛架南江河,橋身距正常水位10.75米。整座橋梁運用杠桿力學原理,大小柱、枋、檁、凳、桿欄全部用杉木鑿孔穿榫構成,不用一釘一鉚,造型優美,結構嚴謹,工藝精湛,雄偉壯觀,造型結構居全國之首,每年吸引無數游客到此參觀考察。
2004年7月20日,一場百年不遇的洪水無情地將風雨橋沖毀。
為讓風雨橋重現昔日風采,黎平縣委、縣政府及時果斷地采取有效措施,到下游打撈收購花橋構件,當地500多名侗族群眾自發地與洪水進行抗爭,硬是從洪水中“撈”回占花橋構件的73%,為風雨橋的修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5年,在省、州文物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國家文物局[2005]556號文件批準修復,經過數百名當地能工巧匠近四年的艱苦努力,日前,一座雄偉俊秀的風雨橋又重新屹立在地坪侗寨,并向世人展現出當地侗族群眾視文物為生命的精神風貌。